表面温度零下200°C,没有液态水,土卫六“泰坦”也能存在生命?( 二 )



另外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在甲烷的地表湖泊和海洋中 。
正如我们所知 , 膜对生命至关重要 , 因为它们通过将不需要的物质拒之门外来保护细胞内部的完整性 。 同时 , 它们允许急需的营养物质进入 , 并排出废物 。 在地球上 , 细胞膜的构造方式使得我们从未见过生命存在于水以外的溶剂中 。

但康奈尔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称为“azotome”的潜在膜 , 与地球相比 , 泰坦上的膜会倒置——外部是非极性的 , 可以与作为溶剂的甲烷相互作用 , 而内部则是极性的 。 尽管以甲烷为基础的生命与我们目前所知的任何事物都如此不同 , 但泰坦是唯一一个在其表面有海洋的已知地方 , 这意味着研究它们以寻找生命的可能性并不疯狂 。
最后一个选择是泰坦的地下海洋 。 然而 , 由于它们的深度 , 如果那里存在生命 , 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无法进入 。
结论:
总的来说 , 泰坦满足了生命存在的绝对要求:它不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 它的表面有丰富的含碳分子 , 并且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液体物质 , 其中可能介导生物活动 。 此外 , 外来生物群的可能栖息地范围很广 , 延伸到泰坦内部数百公里的深处......这些因素的结合使泰坦成为天体生物学研究极其诱人的对象 。
一个好消息是 , NASA的“蜻蜓(Dragonfly)”探测器暂定2027年发射 , 一旦在2034年抵达后 , 蜻蜓号将花费三年时间飞行近200公里 , 探索从沙丘到撞击坑的一系列地形 , 寻找生命的基石 。 届时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泰坦 , 以及生命是否可以存在于这样一个奇怪相似但又令人惊讶的外星世界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