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文章图片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文章图片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文章图片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文章图片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文章图片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文章图片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文章图片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文章图片


混得“最失败”的瓶装水,花60亿打广告亏了40亿,无奈溃败离场


如今随便走进一家正规超市 , 我们在矿泉水货架上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纯净水品牌 , 比如说娃哈哈、康师傅、怡宝、百岁山等等 。
这些国产矿泉水的零售价最低一块钱 , 最高也不过三块钱 。
但是 , 在前几年 , 有一个国产矿泉水品牌横空出世 , 其零售价高达五元 。
这款矿泉水刚问世的时候 , 可谓是做足了营销 , 打满了广告 。 可是到如今 , 即使大幅度降价 , 也鲜有人消费它了 。
这个矿泉水品牌就是恒大冰泉 。

从当初踌躇满志的高端定位到如今的巨额亏损和遗憾退场 , 恒大冰泉究竟经历了什么?恒大跨界到矿泉水领域究竟为什么会失败?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文章所叙述的故事中 。
地产巨头进军矿泉水行业
近些年来 ,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 人民群众在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 , 也越来越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 , 而饮用水的质量就是现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
这种对于饮用水的健康要求表明 , 当前国内饮用水行业市场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需求优势 。
放眼当今中国国内琳琅满目的饮用水市场 , 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饮用水品牌非常之多 。
在国内饮料行业中 , 以碳酸饮料和勾兑饮料为代表的硬饮料固然受到人们的偏爱 , 人们的消费大头 。
但是 , 以矿泉水为代表的软饮料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

毕竟 , 在人们的观念中 , 几乎不含添加色素的纯净水才是最健康的 。
网上流传的那句“多喝热水”并不仅仅是一句调侃之语 , 而是有着深刻的依据 , 不能把它仅仅当作一句笑话来看 。
尽管如今中国国内的矿泉水行业消费需求趋于饱和 , 但是饮用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刚性需求 , 人首先可以不吃饭 , 但是必须要喝水 。
水是生命之源 , 没有水 ,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会陷入停摆状态 。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 如今很多有钱有势的行业大佬因此都想挤进国内的饮用水行业来分一杯羹 。
想在国内饮用水行业赚钱 , 这是可以理解的 , 但是 , 一个新的饮用水品牌凭什么能赚钱呢?

比如说康师傅矿泉水 , 人家把零售价降到一块钱 , 很多人因为便宜而愿意消费这款矿泉水 , 是康师傅的价格优势 。
再比如说 , 号称“不生产水只做搬运工”的农夫山泉和号称“水中贵族”的百岁山 , 人家有妥妥的品牌优势 。
对于任何想要进军国内饮用水领域的企业来说 , 应付同行的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都是一个个不小的挑战 。
如果着急忙慌地贸然行动 , 最终只会在国内残酷的饮用水行业竞争中吃大亏 。
大家别看目前市场上矿泉水的售价普遍只有几块钱 , 但是 , 由于除了包装费用和运输费用之外 , 生产商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 。
正所谓薄利多销 , 生产经营矿泉水的毛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

中国的新首富、农夫山泉的实际控股人钟睒睒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农夫山泉集团旗下矿泉水业务的大力加持才有如今地位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