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黑洞是通过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测出来的一种特殊天体 , 由于超高的密度、超强的引力使周围的时空产生了无限弯曲 , 就连光线都逃逸不出来 , 以至于人们形容它为“只进不出的怪物” 。 虽然黑洞连光线都无法逃出 , 自然无法直接观测到这种天体的存在 , 但是科学家们却可以用伽马射线暴、黑洞吞噬天体时吸积盘的亮度变化或者通过引力透镜的方法 , 间接观测到黑洞的存在 。 2019年 , 科学家们通过全球的多个观测点 , 组成一个口径如地球直径大小的虚拟黑洞视界望远镜 , 第一次“拍摄”到了黑洞形如“甜甜圈”的照片 。
【如果把反物质和黑洞放在一起,谁更厉害?答案没有那么简单】
而反物质是宇宙中同样奇特的存在 , 由于它的组成微观粒子所带电荷、运动方式等与现实世界中的微观粒子完全相反 , 因此永远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 。 长期以来 , 人们都没有意识到现实世界中反物质的存在 , 毕竟无论是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 都是由我们认为以理所应当的形式存在的“正物质”所构成的 , 以为这样的宇宙、这样的世界就是整个宇宙的基本特征 。
不过 , 在1932年美国科学家安德森首次发现了“正电子”(与普通电子带负电荷正好相反) 。 上世纪50年代 , 科学家们又相继发现了负质子、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 。 这些发现 , 极大地颠覆了人们对现实宇宙的认知 , 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 , 在整个宇宙中 , 将存在着与现实每一种微观粒子都相对应的反粒子 , 或许这些反粒子在特殊情况下 , 能够形成与现实宏观世界相反的反物体、反天体甚至反星系 , 只是我们直接看不到它们而已 。
从概念上看 , 反物质属于物质概念的范畴 , 它的组成是基本的反粒子 , 现实世界中的正粒子与相对应的反粒子 , 不仅质量数值相同、所带电荷相反 , 而且能够描述这些粒子物理特征的所有性质都是相反的 。 当等量的反粒子与正粒子、反物质与正物质相遇时 , 由于“异性相吸”的作用 , 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结合和“湮灭” , 最终以高能的伽马射线形式释放出来 , 而原有的粒子与反粒子都将消失不见 。
从上述对黑洞和反物质的描述可以看出 , 它们二者都是宇宙中最为极端的东西 , 一个可以吸收任何物质(除非比黑洞本身还要大的黑洞 , 二者相遇会发生剧烈的合并现象 , 形成更大的黑洞) , 一个可以与等量的正物质发生“湮灭” , 从而都消失不见 。 如果将反物质与黑洞放在一起 , 谁能挺到最后呢?我想这个问题 , 肯定很多人都在心里思索过答案 。
首先 , 如果从真正科学的角度来探讨 , 那么这两者没有可比性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黑洞是实打实的天体形态 , 无论是它再怎么“霸道”也好 , 也终究是由“正物质”所组成 , 观测不到它是因为强大的引力所引发的无限时空弯曲 。
而反物质本身是一种对物质性质的描述 , 它与“正物质”相对 , 并不是指代的是某一种状态 , 反物质从理论上看 , 反电子是反物质 , 反质子是反物质 , 反原子也是反物质 , 反恒星当然也是反物质 , 或许宇宙中也有反黑洞的存在 。 因此 , 拿反物质这个指代性不明确的东西 , 与现实世界中由正物质所构成的“黑洞”比威力 , 实在没有衡量标准 。
其次 , 在现实宇宙中 , 我们还没有观测到规模巨大的、由“湮灭”所引发的伽马射线爆发现象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整个宇宙中存在由反物质所构成的反星系的可能性很小 。 即使我们降低标准 , 假定存在着由反物质构成的巨大恒星 , 那么在这个反恒星生命结束以后 , 也有几率在剧烈坍缩下形成反黑洞 。
推荐阅读
- 埃及金字塔内发现的一串数字:142857,有什么科学含义吗?
- 太阳内部为什么会释放中微子?科学家在密闭的山洞中,研究出答案
- 担心旋转的吊扇会掉下来伤到自己?看看科学家怎么解释的
- 全球仅3个人有黄金血,人类的更高形态?专家:可能进化出超能力
- 被闪电击中还能幸存下来,他们都有共同的“秘密”,被科学家成功发现
- 如果人类把地球钻穿了,会发生什么严重后果?一般人请勿轻易去尝试
- 时间晶体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科学家对之十分着迷?
- 340多名科学家证实,人类寿命可以延长至一千岁,新的技术正在研发
- 隐藏的行星,这19颗很奇特,因为它们隐藏在极光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