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蓝鲸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动物 , 从目前的数据看 , 已知捕获到的最大的蓝鲸来自于20世纪初的南乔治亚岛附近的海域 , 其体长约为33.5米 , 体重未知 。
不过 , 这个数据一直不被当做是蓝鲸的准确数据来看待 , 目前有准确的科考数据的最大蓝鲸是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于1938年在南极海域捕捞到的一头成年雌性蓝鲸 , 其体长为29.9米 , 体重为177吨(准确测量数据) 。
除了体长和体型数据外 , 科学家们对蓝鲸的食量研究也大都来自于推测 , 尤其是在2021年之前 , 推测的依据是综合一些小型须鲸的进食研究 , 建立一个大体的模型 , 再按照蓝鲸与其他须鲸的体型比 , 套用模型出现的数据 , 而这个模型就是须鲸一天要吃掉自身体重约5%的食物 , 也就是说一头177吨的蓝鲸 , 一天要吃掉约8.85吨食物 , 相当于两头大象的体重 。
至于蓝鲸一口能吞多少水 , 这个数据在以前是连数据模型都没有的 , 因为蓝鲸一天多次进食 , 至于次数是根据其遇到的磷虾群的密度大小决定的 , 而磷虾在海中 , 蓝鲸想要吞下它们至少要吞一半左右的海水 , 所以 , 蓝鲸一口究竟能吞多少海水在以前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的 。
不过 , 到了2021年斯坦福大学霍普金斯海洋站Goldbogen实验室的博士后学者马修·萨沃卡(Matthew Savoca)带领了一个研究团队用多个高科技仪器对321头蓝鲸、长须鲸、座头鲸以及小须鲸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值 ,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实验 。 (下图为放置在须鲸身上的跟踪器)
研究团队在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南极附近的海洋中一共标记了321头鲸 , 通过在这些鲸上放置加速计、光线好时自动录像的高清摄像机、无人机以及回声测深仪来记录这些鲸日常的数据 。
其中回声测深仪放置在鲸身上能够测算出鲸吞磷虾时的密度 , 无人机上的精准远程测量仪可以测算鲸的体长数据 , 其他的设备则主要负责记录鲸的吞咽大小以及捕猎的频率 。
通过这些先进设备的检测 , 研究人员发现 , 蓝鲸每天平均要下潜200次 , 结合回声测深仪测出的蓝鲸每次吞咽的磷虾密度 , 结果发现 , 以前科学家们都低估蓝鲸的进食量 , 真实的蓝鲸比以前模型推测的进食量(体重5%)要多至少两倍 。
当然了 , 蓝鲸的体型有很大的差异 , 而且它们生存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差异 , 通过数据分析 , 在南大洋生活的蓝鲸比之前推测的食量要大两倍 , 而在加州海域中的蓝鲸食量则是之前推测的2-3倍 , 也就是说蓝鲸每天的吞食量是体重的约10-15%之间 。
同时研究人员将太平洋海域中的蓝鲸做了详细的分析 , 通过以上设备提供的数据 , 研究人员认为这里的蓝鲸一天大约要吃掉16吨的磷虾 , 结合它们平均200次的下潜次数 , 每次下潜蓝鲸可以吃下约0.08吨的磷虾 , 也就是80公斤左右 。
而磷虾在海水中的密度最高也就在50%左右 , 甚至在一些磷虾密度低的海域 , 磷虾只占蓝鲸吞咽海水的10%左右 , 通过这几个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 , 蓝鲸一口大约能够吞下160公斤-800公斤左右的海水 。
作为一种须鲸 , 蓝鲸没有尖利的牙齿 , 所以它们只能以小型的海洋生物为食 , 但是由于蓝鲸体型庞大 , 能量消耗和需求也比较大 , 所以 , 它们将主要猎物放在磷虾身上 。
磷虾是磷虾目下所有甲壳动物的统称 , 在该目下一共有11个不同的属 , 接近90种不同的种类 ,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各大洋中 , 而且还有着庞大的种群数量 , 仅仅是在南极海域分布的南极磷虾保守都有5亿吨的保有量 , 所以全球海洋的分布 , 庞大的种群数量以及蓝鲸只能滤食的进食特点 , 让磷虾成为了蓝鲸的主要猎物 。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问:蓝鲸如果滤食一些大一些的鱼类 , 不是就不用每天多次下潜吗?确实 , 蓝鲸的食量基本上是固定的 , 所以猎物越大 , 它捕猎的次数也就越低 , 但是 , 蓝鲸之所以没有这么做 , 也是有它的苦衷的 , 因为蓝鲸虽大 , 但是它的喉咙却非常的狭小 , 只有一个排球大小 。
推荐阅读
- 能量缺失之谜:新粒子的预测与发现
- 抹香鲸又叫“精液鲸”?为什么储存1000升“精液”在脑子里?
- 饕餮盛宴来袭!《复活侏罗纪》定档5月29日 人类荒岛激战恐龙上演生存游戏
- 科学家找到生产更轻、更硬、更强金属的方法
- 地球南极存在“逆时间”?NASA曾做过实验,猜测或许存在平行宇宙
- 3位被称为“死不了”的人,各个天赋异禀,科学家没有办法解释
- 创造人类的“神”,为何都是人首蛇神?为何各国神话都有“大洪水”?
- 虎鲸会吃人吗?为什么?
- 体长仅比篮球场小一点,盘点世界上最长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