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同时也是质量最大的行星 。 它的英文名字Jupiter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 科学家们用这个名称 , 来表达人类对木星巨大“身姿”的无比敬畏 。 木星以其强大的引力 , 吸引着周边大量“随从人员” , 紧紧地追随着它的脚步 , 这里面既包括已知的67颗卫星、微弱且布满星际尘埃的木星环、两群在行星轨道上前后运行的小行星 , 同时也包括“特洛伊小行星” 。
近几十年来 , 人类围绕木星探测发射了诸多探测器 , 既有专门以木星探测为目标的伽利略号和朱诺号 , 同时也有不少过客 , 比如卡西尼号、先驱者10号、旅行者1号、“尤利西斯”号、新地平线号、先驱者11号和旅行者2号 , 但是 , 这众多的探测器 , 即便对木星和它的卫星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探测活动 , 但是对于“特洛伊小行星”却知之甚少 。 目前 , 科学家们对于“特洛伊木马”小行星的研究 , 几乎都是通过在地面和轨道上的天文望远镜来实现的 。
不过 , 这种局面马上就要改变了 。 先前美国NASA批准的一项新的太空探索任务 , 即“露西”计划 , 已经于10月份启动实施 , 发射的探测器将对主带小行星内的六颗不同的木星特洛伊小行星进行探测 , 这个计划势必会极大改变我们对于这些历史极长小型天体的理解 , 从而可能会为深入认知太阳系早期的演化理论提供第一手资料 。
拉格朗日点
对于一个“三体”系统来说 , 一个质量较小的天体 , 在两个较大质量天体的引力作用下 , 在空间中的某些点的位置 , 小天体相对于两个大天体 , 会保持相当稳定的空间位置状态 。 两个大天体之间的引力提供了足够的离心力 , 使较小的天体与它们一起绕着轨道运行 。 两个大天体周围满足这样条件的点 , 被科学家们命名为拉格朗日点 , 又称为“平动点”、“甜蜜点” 。
对于这样的“三体”系统来说 , 满足条件的拉格朗日点一共有5个 。 L1、L2和L3三个点落在穿过两个大质量天体的直线上 。 其中 , L1位于两个大天体之间;L2位于两者质量较小天体的外侧;L3为两者质量较大天体的外侧 。 这三个点相对于L4和L5来说 , 属于不稳定的区域 , 在受到外界“轻微”的引力作用 , 都会将处在这些点上的物体弹出轨道 。
而L4和L5是在两个大质量天体的平面内 , 所绘制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的第三个点 , 这两个点通常都很稳定 。 三角形的底边是两个大天体之间的连线 , 比如太阳和木星 。
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
在木星的周围 , 特别是在领先和落后的拉格朗日点处 , 是特洛伊小行星存在的理想“家园” 。 这些由早期太阳系物质所形成的小天体 , 与木星一样也围绕太阳公转 , 公转的半长轴与木星几乎相同 。
当它们围绕太阳运行时 , 木星强大的引力使小行星加速或者减速 , 从而表现为不断地重复或者远离木星的状态 , 最终的结果是在L4和L5的两个拉格朗日点周围进行振荡 , 从而在L4和L5附近形成了两个细长的区域 , 这个区域内的小天体集合 , 被统称为木星的“特洛伊木马” 。
许多木星的特洛伊木马呈现出较大的轨道倾角 , 基本上都要比木星的公转倾角还要大 , 有的甚至还达到了40度左右 。 不过 , 无论是这些小天体怎么运动、轨道倾角有多大 , 还是在木星和太阳共同的引力作用下 , “乖乖”地处在木星轨道上的这两个“甜蜜点” , 静静地陪伴着木星 。
“露西”探测计划
大约320万年前 , 在今天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河谷 , 一只类似猿的小生物死亡 。 数百万年来 , 岩石、泥土和火山灰一层一层地覆盖着她的遗骸 。 1974年 , 由唐纳德·约翰森领导的一组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这个动物的部分骨骼化石 。 通过研究 , 发现这是一名雌性南方古猿 , 可能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古人类化石 , 人们将她称为“露西” , 并把她视为“人类的祖母” 。
推荐阅读
- 一座比泰山主峰还大的小天体正在飞来,秒速13公里,两天后飞临
- 又有一颗小行星将要掠过地球,直径竟然是“迪拜塔”的两倍。
- 一颗直径1.8千米的“大家伙”造访地球,NASA:潜在破坏力第一
- 仅剩1天!这颗直径1.8公里巨型小行星,朝地球飞来了
- 太阳系边缘存在“末日星球”,玛雅文明曾提到它,知情者感到害怕
- 月底火星将与木星“相会”!北半球的视角最佳,想看的不要错过
- 地球有危险了?NASA:直径1.8千米小行星,即将抵达近地点
- 木星上全是氢气,假设可以实现点燃它,将会发生什么?
- 天问二号:跨越数十亿千米!小行星采样彗星会合,究竟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