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给生物起正式名,会不会太奇怪了?


这样给生物起正式名,会不会太奇怪了?


文章图片


这样给生物起正式名,会不会太奇怪了?


文章图片


这样给生物起正式名,会不会太奇怪了?


文章图片


物种学名的制定 , 是为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交流探讨而创立的生物正式名称 , 采用的是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 我们自己也有对应的中文物种名称 , 不过不叫学名 , 而是中文正式名 , 这是我们自己的官方称呼 , 用来区别和统一民间对各种动物各式各样的叫法 。
【这样给生物起正式名,会不会太奇怪了?】毕竟我们地大物博 , 人口众多 , 文化底蕴也相当浑厚 , 自然应当有个我们专属的“学名” 。 翻翻我们对动物的命名 , 你就会发现一些相当有意思的名字 , 不得不佩服这些生物学家的脑洞 , 一起来看看吧 。
偕老同穴(Euplectella aspergillum)光听名字 , 是不是很难和动物联系起来?顾名思义的话 , 倒像是一个名词 , 描述的是两个人在一个洞穴内一起相伴到老的场景 。 那为什么要给一个生物起这样的名字呢?
这诗意浪漫的名字 , 你会在下面的描述中找到答案 。
偕老同穴属(Euplectella) , 六放海绵纲下的一种生物 , 骨架由二氧化硅骨针组成 , 形态有圆柱状和花瓶状 , 内部中空 , 是一种固着生物 , 固定后就不会移动 , 有维纳斯花篮的美称 。

作为海绵生物 , 它们体表全是一些进水孔 , 依靠水流带来食物 , 排出废物 。 看过海洋生物纪录片的小伙伴们会发现 , 这种构造简直就是为海洋小动物们量身定制的“安全屋” , 的确 , 偕老同穴不仅在活着时为海洋生物提供安生之所 , 死亡后身体也会保存完好继续为小动物们服务 。
和其他海绵、海葵那种小鱼儿的临时庇护所不同的是 , 俪虾(伉俪)在小的时候就会成双入对的住进偕老同穴中 , 依靠水流带来的食物生长 , 随着身体渐渐长大 , 它们就再没办法从孔洞中离开 , 于是 , 这对俪虾便会永远的生活在其中 , 直至死去 。 正是它们这种伴生关系 , 让俪虾获得了像诗歌中“我与尔生同一个衾 , 死同一个椁”一般浓浓的爱意 , 也成就了它们“偕老同穴”的美名 。

在日本 , 偕老同穴还会作为新人的结婚礼物 , 是对新人相伴一生的祝福 。
派大星(Astrolirus patricki)这是2020年由中国科研团队张睿妍、周亚东、肖宁、王春生发现的一种深海海星 , 属项链海星目 , 背板海星属 。 物种名“派大星”是命名人张睿妍根据动画《海绵宝宝》中的角色派大星命名 。
作为一个看《海绵宝宝》长大90后科研人员 , 将它命名为“派大星”并不奇怪 , 张睿妍解释道:“因为派大星的生活习性 , 它们总是和“好朋友”海绵出现在一起” 。
目前发现的所有派大星标本全部都栖息在海绵上 , 它们这是一种共栖共生的关系 , 是深海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 很多生物都会选择附着在在海绵、底栖生物、岩石上等待食物 。 但是像派大星这样只选择海绵作为栖息地 , 它们两个好朋友的亲密度还是非比寻常的 , 可能是一种专一的共生关系 , 需要后续的持续研究 。

不过 , 和动画片中圆圆胖胖的派大星不同的是 , 现实中的派大星有7个细长的腕 , 身体中心的体盘非常小 , 几乎没有肉 , 只有颜色是相近的 。
2021年 , “派大星”入选《世界海洋物种目录》“2020十大卓越新物种”之一 。
与之类似的命名还有:特朗普蛾(Neopalpa donaldtrumpi)-因为命名者觉得它和特朗普发型相似 。

斑鱼狗(Ceryle rudis)这是只鸟的名字 , 没想到吧!
至于它为什么要叫斑鱼狗 , 斑是因为它们斑马一样的黑白配色;鱼狗 , 一是因为它们捕鱼为生 , 二是因为在早些时候人们会将这种捕猎能力强 , 强壮 , 好吞噬的生物冠以“虎 , 狮 , 狗”等称谓 , 比如水虎(鱼) , 壁虎 , 蜂虎(鸟) 。 斑鱼狗因为高超的捕鱼能力 , 也就有了“鱼狮 , 鱼狗”等俗名 , 正式命名的时候也就沿用了这样称号 。

有些地方也管翠鸟叫做鱼狗 。
不提前知道的话很难想到这样的名字会是什么动物 , 知道后又觉得名字很合理 。
货币美妙蟹(Cryptocnemus obolus)软甲纲-十足目-玉蟹科-美妙蟹属成员 。 其他成员还有中国美妙蟹(Cryptocnemus chinensis)、五角美妙蟹(Cryptocnemus pentagonus)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