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易燃易爆炸”,怎么办?( 四 )
三者构成完美的的三角凳 , 也就是自我 。 使用它分为三个步骤:1. 觉察;2. 制止;3. 专注 。
首先自我认知到哪些时刻是失去冷静、或存在心浮气躁的 。 每个人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 , 比如呼吸不规律、失眠多梦等 , 越能敏锐地觉察各种反应 , 越能及时的在应激水平提高前加以控制 。
比如 , 当你觉察到自己正在产生负面评价 , “我不行了 , 我有点烦 , 我就是想辞职 , 想躺平 。 ”就先停下手中事情 。
因为消极会让应激水平不断提高 , 它不但影响工作 , 结果也会大打折扣 。 相反 , 自我肯定能起到正面积极作用 , “没关系、不计较、等会在做 。 ”内心自我鼓励的话都能起到很好的安慰 。
觉察中值得一提的是“分心” , 不要任由思维深游 , 它会浪费时间引起焦虑 。 我看到有些人浏览资讯时经常由一个APP跳转到另一个 , 漫无目的刷半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这都是不好的行为 。
制止的本意是阻断 , 它包括情绪和信息两部分 。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机 , 每天都有热点刷新 。 微信、微博、朋友圈都是社交媒体浮躁信息流的出口 。
所以 , 我们要时刻警惕低质量信息摄入大脑 , 比如:你可以取关大量鸡汤或制造情绪类的 , 这些内容只会让你引起亢奋、明白道理 , 对你的行动力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 。
其次试着尝试减少刷社交媒体的时间 , 没有去除外界信息的喧嚣 , 就不可能完全让自我内心得到平静 。 因此 , 要理性面对自我内心 , 这才能降低浮躁的情绪 。
再者很多人对专注也许有些误解 , 他们认为专注是干好当下一件事 , 在我看来专注需要明确两个前置条件:1. 自我接纳;2. 明确追求 。
一个人不满现状的根本原因 , 是不能很好的自我接纳现有的环境、能力 。 能正确面对这些负面 , 你才有能力去改变它们 。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 , 抛出电影夸张手法设计 , 从人物故事表现上至少可以告诉我们 , 每次做一件事并倾尽所有精力 , 加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尽头 , 反而更容易成功 。
有关目标的制定有许多方法论 , 但人的欲望无穷尽 , 精力却有限 。 想要的太多只能顾此失彼 , 一无所获 , 所以聚焦反而更容易实现 。
对其追逐的方式可参照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 我常说:应激带来的压力未到顶峰时多做 , 简单的任务快做 , 复杂任务拆分着做 。
重点补充一句 , 从精神分析角度 , 温尼科特曾提出一个概念:过渡性客体 , 常被用来代表“过渡客体”的物品可能是旧衣服、玩偶或一些重复动作 。
什么意思呢?当你瞬间感到浮躁 , 又无法安静时 , 尝试抚摸一些柔软的公仔娃娃 , 我们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和催产素 , 它们能够让你短时间内获得宁静和愉悦 。
总结
有个年轻的画家找到大画家门彩尔 , 抱怨说:为什么我花了一整天画的一幅画 , 一年也卖不掉呢?门采尔说道:你倒过来试试 。
浮躁不可能完全清除 , 不妨试着给自己多留点时间 , 慢慢培养一些高级趣味的追求 , 可能会有不同视窗打开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 古人说“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是什么物种?跟老虎有何区别?
- 一男子假扮神仙儿子,骗大妈三十次“合体”
- 江苏一起“姐妹换夫”事件纪实,网友:荒唐剧情
- 21岁女大学生剃发为尼纪实,长达10年,网友:活成了“人间清醒”
- “这鞋子是正品吗?”女子赶地铁意外滑倒,脚丫直接钻出了鞋面
- 阿根廷出土8600万年前“死亡之龙”遗骸,或为南美洲最大翼龙
- 第415次,“长三乙火箭”发射中星6D卫星圆满成功,2022首战告捷
- 宇宙真是被设计出来的?科学家发现神奇的图案,叫做“上帝指纹”
- 女子输了牌,竟同意“肮脏交易”,临时反悔却为时已晚
- 女子露宿街头引路人“围观”,道出原因后,网友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