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就是“永动机”?自转46亿年都没有停下,其动力来自哪里?( 三 )



而地球也是有寿命的 , 它的寿命与太阳紧密相连 。 恒星的寿命与它的体积有关系 , 因为寿命都是以亿年起步 , 人类不可能连续不断地观察一个恒星长达数亿年之久 。 因此人类将宇宙中观测到的各个阶段的恒星串联起来 , 总结出了太阳的寿命轨迹图 。 此时的太阳还处在壮年时期 , 成为主序星 , 它的表面有足够的氢发生核聚变反应 , 保障能量输出 。

核聚变反应
但太阳消耗完自己的氢后 , 它就会膨胀 , 成为一颗红巨星 , 最后因为内部的密度过大引发坍塌 , 它会发生爆炸 , 最后只留下一颗白矮星 , 没有光亮、没有温度 , 犹如一座墓碑 , 诉说这里曾经有过一颗恒星 。 地球 , 可能早在太阳结束主序星膨胀时 , 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
所以 ,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 能量不会 , 星体物质也不会 。

追寻永恒的意义虽然人类试图制造永动机失败了 , 但这不应该成为人类避而不谈的耻辱 。 的确 , 在没有清楚认知世界认知自我的时候 , 人类犯了很多在现在看来很可笑的错误 。
比如古人追求长生不老 , 然而现代医学表明 , 细胞衰老是不可逆的过程 , 本质上只有延缓衰老 , 没有抵抗衰老的方法 , 更不可能有永生 。 什么喝永生之水 , 吃仙丹灵药都是没用的 , 反而会吃进去很多有害的物质 , 提前结束生命 。

炼丹图
再比如 , 人类希望得到永动机 , 生产永不眠 , 但最后结果是 , 哪怕脱离地球去往宇宙 , 也没有永动机 , 看似地球不停自转了46亿年 , 其实它也在逐渐减慢 , 很当初大家的永动机实验一样 。 只是因为它减速的时间跨度太长 , 而人类的时间又太短 , 才会有它永远旋转的错觉 。

我们现代人当然可以站在科技的制高点嘲笑前人的愚昧无知 , 但疏忽了一点 , 如果没有当初人们的“犯傻” , 人类就不会意识到一些想法和理论是错误的 。 比如永动机的设想 , 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印度就存在 , 直到13世纪人们才开始尝试 , 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 于是只过了几百年 , 人们便修正了永动机的错误 , 还总结得出了热力学定律 。

想象一下 , 如果人类不去试着制作永动机 , 这个错误可能会延迟更改 , 人类的科技会比现在晚一段时间 。 感谢曾经的人类 , 某种程度上说 , 他们的贡献对人类来说是永恒的 , 因为会被历史永远记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