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采样棉签有毒,有荧光,有放射性元素”都不可信( 二 )


采样拭子无需“无菌”
还有传言称 , 目前使用的采样拭子大部分没有标注“无菌” , 所以不安全 。 这又是对医疗器械“无菌”“非无菌”的误解 。
业内人士介绍 , 一次性使用采样器目前可以申请注册为二类医疗器械 , 也可以作为一类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为最高等级)在监管部门备案 。 如果作为二类医疗器械 , 出厂必须达到无菌要求 , 而一类医疗器械没有相关要求 , 可以“非无菌”“未灭菌”状态上市 。
在医疗器械领域 , “无菌”与“非无菌”的概念与通常理解不一样 。 其中 , “无菌”是指无存活微生物的状态 。 标示“无菌”的医疗器械经过灭菌 , 其存在存活微生物的理论概率应不超过10的负6次方 , 所以只有在要求特别高的使用环境下 , 才需要“无菌”医疗器械 。 而“非无菌”“未灭菌”医疗器械虽然无法严苛到像“无菌”医疗器械那样几乎“一菌不染” , 但也不至于藏污纳垢 。 所有医疗器械都必须满足一定的卫生要求才能合格上市 。 市场上的合格产品可以放心使用、采样 。
为打消公众对“非无菌”采样拭子的担忧 , 专家还举了个例子:日常使用的纸巾等均是“非无菌”产品 , 往往会直接接触口鼻眼等部位 , 但公众并未因此患病 。 所以 , 也无需担心“非无菌”的采样拭子 。 不过 , 若发现未使用的采样拭子出现包装破损、污染等情况 , 应当丢弃 , 并可联系供应商维权 。
为什么采样后觉得咽部或鼻子不舒服?
也有网友提出 , 每次采样后觉得咽部和鼻子不舒服 , 因此怀疑“采样拭子有毒” 。 这也是对采样拭子的误解 。
业内人士指出 , 个体有差异 , 部分人群的咽喉部位或鼻腔对采样比较敏感 , 所以采样后会觉得不舒服 。 此外 , 检测人员的操作方式也有差异 , 用俗话说就是“手势有轻重” , 也可能引发些许不适 。 不过 , 这些不适在停止采样后很快就会缓解 , 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 与采样拭子也没有任何关系 。
来源 上海网络辟谣
编辑:胡德成流程编辑 邰绍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