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致“襄阳说”:《三国志》不知道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在哪里吗?

诸葛亮|致“襄阳说”:《三国志》不知道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在哪里吗?

文章图片

诸葛亮|致“襄阳说”:《三国志》不知道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在哪里吗?

“襄阳说”谎言:《三国志》作者陈寿没有明确记载躬耕地是造成南阳襄阳争论的原因 。

《三国志》全文引用《出师表》

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 ,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出师表》
《三国志》全文引用《出师表》 , 这说明陈寿是知道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 , 另外陈寿没有质疑和否定“南阳” , 这说明“南阳”在当时(西晋)是没有任何歧义的 , 也就是“今河南南阳一带” , “南阳”是不会翻过义阳郡、襄阳郡 , 管辖所谓的“古隆中”的 。

陈寿知道“南阳”在哪里

灵帝崩 , 卓擅朝政 , 横恣京城 。 诸州郡并兴义兵 , 欲以讨卓 。 坚亦举兵 。 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 , 坚过杀之 。 比至南阳 , 众数万人 。 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 , 晏然自若 。 坚以牛酒礼咨 , 咨明日亦答诣坚 。 酒酣 , 长沙主簿入白坚:“前移南阳 , 而道路不治 , 军资不具 , 请收主簿推问意故——《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陈寿在多次提到“南阳” , 如上面引文提到“比至南阳”“前移南阳” , 这里的两个“南阳”都是指南阳郡治(宛)的 。
陈寿注释躬耕地“南阳”

玄卒 , 亮躬耕陇亩 , 好为梁父吟 。 身长八尺 , 每自比於管仲、乐毅 , 时人莫之许也 。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 谓为信然 。
遭汉末扰乱 , 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 躬耕于野 , 不求闻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陈寿不仅知道躬耕地在哪里 , 还用“玄卒 , 亮躬耕陇亩(地形)”和“躬耕于野(地貌)”注释和呼应“躬耕于南阳” , 同时我们还知道 ,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 , 好友只有徐庶和崔州平 , 根本没有所谓的“襄阳人脉” 。
陈寿知道三顾茅庐的原因和过程

时先主屯新野 。 徐庶见先主 , 先主器之 ,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 卧龙也 ,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 “庶曰:“此人可就见 , 不可屈致也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凡三往 , 乃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陈寿很清楚三顾茅庐的 , 他说徐庶在新野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 而不是习凿齿《襄阳记》记载的司马徽在襄阳推荐诸葛亮 。 结果就是大家熟悉额“草庐策略” 。

陈寿认为诸葛亮和襄阳关系不大【诸葛亮|致“襄阳说”:《三国志》不知道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在哪里吗?】《三国志·诸葛亮传》全文没有“襄阳” , 更没有所谓的“襄阳人脉” , 只有“避难荆州”和“躬耕于南阳” , 这可以说是解决南阳襄阳诸葛亮之争的一种办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