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类自诞生以来 , 从未停止过飞行的梦想和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 , 古人把这个梦想融入神话中 , 如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牛郎织女、阿波罗等都是有关飞行的故事 , 都表达出人类对于飞行的渴望和宇宙的好奇 。
在历史的进程中 , 人类开始逐渐对飞行这一梦想付诸实践 。 如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有古人的飞行小发明 , 《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艾火令鸡子飞”游戏的记载 , 它的原理相当于现代的微型热气球实验 。
随后的各个朝代的能人巧匠 , 设计发明的孔明灯、木鹊、火龙出水、神火飞鸦等 , 在一步一步地探索着人类的飞行梦 。 两千多年以来人类为飞行梦不懈努力着 。
直到近代 ,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 人类发明了卫星、火箭、载人飞船等承载工具 , 逐步实现了航天梦 。
一、“我”一直追赶 , 从未止步
1958年 , 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发射;1961年 , 第一个载人航天梦想完成 , 人类踏入太空;1969 , 第一艘宇宙飞船在月球软着陆 , 载人登月完成 。 这其中中国虽然均不是率先完成这些项目的国家 , 但是中国紧随美国和俄罗斯 , 位列全球第三 , 也属于发展迅速的航天大国之一 。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脚步时间轴 。 1958年1月31日 , 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发射 , 卫星重量为8.22千克 , 运行轨道在近地点约360公里处;1970年4月24日 ,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 , 卫星重量为172千克 , 运行在近地点约441千米处 。
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中 , 中国比美国晚了12年 。 1961年5月5日 , 美国首次载人航天完成;2003年10月15日 ,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圆满完后 , 时间相隔41年 。
1969年7月16日 , 美国宇宙飞船在月球软着陆 , 载人登月完成 , 中国与之相差51年 。
2010年美国轨道空间站建成 , 中国预计2022年建成 , 相差约12年 。 从时间轴线上可以看出 , 中国航天科技一直在追赶与美国的差距 , 但是跟美国的航天科技还是有差距的 。
这个是时局造成的 , 美国是冷战时期的两大强国之一 , 中国在二战时期受创严重 , 后续能赶上美俄的步伐 , 实属不易 , 而且时代所带来的差距正在缩减 , 这个我们有目共睹 。
现在我们不妨了解一下细节上的差距 , 即中美在航天零件上的差距 。 众所周知 , 卫星、火箭等都是有数万件航天零件组装拼装而成的 , 这么多的零件都来源于哪里?比美国贵在哪里?
二、“吾日三省” , 细节差在哪里
近几年 , 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 , 新品种不断增多 , 但与美国相比 , 仍有劣势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 基础研究薄弱 , 技术储备不足 , 底端产品过多 ,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 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任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 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
(1)基础研究经费
从上面的中美航空发展对比时间轴 , 可以看出中国起步较晚 , 科学技术与美国有差距 , 且近几年中国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 。 美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总投入的15% ,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常年维持在5%左右 , 2019年突破6% , 预计在2025年维持在15%左右 。
这就导致 , 我国的零部件制造技术水平相对缓慢 , 瓶颈期较长 , 某些零部件一方面在研究阶段在烧钱 , 一方面依赖进口在花钱 。
(2)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发展处于初期
中国的航空零部件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 重要零部件主要的进口国是美国、德国和英国 。 2019年中国航空零部件出口额为47.79亿美元 , 进口额为38.95亿美元 , 数据看着很庞大 , 但是出口多为底端产品 , 进口多为高端产品 , 如航空发动机等重要的零件中国均依赖于进口 。
推荐阅读
- 美国成功登陆火星,喜悦却被一个噩耗冲散!中国航天越追越近了!
- 多颗卫星发现地球变化,地球自转速度出现异常,霍金预言将成真?
- 一声巨响,一箭双星发射失利,升空8分钟出现意外,24亿元打水漂
- 穿越日冕,探索太阳风,帕克太阳探测器为人类揭秘
- 2019年我国探月总师揭露:美国突然中断信息共享,后索要珍贵数据
- 物理学停滞100年,出现两大禁区,导致人类科技被锁死?
- 小行星与地球的最小距离达到什么程度,才不会被吸引撞向地球?
- 太空漫步第一人——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为何上太空还要带手枪?
- 月球上有200多吨垃圾,都是宇航员留下的?为何离开的时候不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