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中国最“浪”的村,漂亮不输马尔代夫!( 二 )


与此同时 , 越来越多对冲浪运动感兴趣的人 , 慕名来到后海村 。 几年间 , 后海村的海岸边慢慢建起了十几家民宿 , 冲浪店也开了好几家 。
后海村民阿海 , 祖辈都是渔民 , 初中毕业后跟父亲一起打鱼 。 他是村里最早接触冲浪的人之一 。 眼看越来越多的冲浪爱好者聚集于此 , 脑子灵活的阿海顺势开了一家冲浪俱乐部 。 现在全家不再出海打鱼了 , 靠着俱乐部的收入 , 生活越来越好了 。
冲浪和旅游 , 肉眼可见正在改变着后海 。
2017年 , 后海村被列入了“美丽乡村计划” , 整个村子的面貌也在进行重新改造 。 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漂亮的石板路 , 原来的渔家小平房被刷成统一的小白楼 , 还出现了一些颇具艺术感的涂鸦墙和朴拙有趣的指路牌……

蚂蜂窝用户拍下的后海村导游图
一些本来对后海村持观望态度的投资方 , 也在政策落实后投入了大量资金 。
被冲浪带动的 , 还有民宿、酒吧、餐饮、音乐等 。

街边到处可见“冲浪”关键词指示牌 图源/图虫创意
一些本地的年轻人辞去在外的工作 , 将自家一楼改为海南风味餐厅;有的除了打渔 , 还开起了海鲜排档;有的则将住宅楼改为民宿对外出租……
夜晚的后海村 , 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夜市大排档 。 各色霓虹灯映衬着小吃摊的名字 , 全国各地特色小吃一应俱全:海南抱罗粉、成都抄手、重庆火锅、新疆羊肉串、东北饺子……

街边的餐馆有很多外地人的身影 图源/图虫创意
为了让冲浪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 , 冲浪俱乐部还发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 如“亼樂”冲浪俱乐部定期举行的公益变装冲浪赛、每个月开展的公益环保活动、“浪人”集市等 , 甚至还发起并参与拍摄了关于冲浪运动的纪录片 。

图源/海南乡音
丰富的体验活动 , 为冲浪爱好者们营造了结交新朋友的活跃氛围 。 晚上三五好友 , 相聚酒吧小酌一杯 , 分享音乐 , 聊聊趣事 。

图源/若舍民宿
而不断涌入的人潮 , 让房屋成为后海村最紧俏的资源之一 。 2019年 , 一个月才二三十块每米平的租房价格 , 到2020就涨到每平米五六十元 。 不少村民都把自家小楼的二层以上用来出租 , 仅房租一项就能让全家吃喝不愁 。
02
爆火之后 , 何去何从
疫情爆发 , 后海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旺季 。8岁的华裔美国女孩Ivana(伊凡娜) , 原本计划去美国参加夏令营 。 因为疫情影响 , 伊凡娜选择和妈妈来到三亚 , 在后海学冲浪 。
像伊凡娜这样的游客还有很多 。 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冲浪爱好者相聚于此 , 选择一处民宿或酒店 , 住上几周或数月 , 在三亚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冲浪时间” 。
2020年爱奇艺综艺《夏日冲浪店》开播 , 后海热度再次飙升 , 成了众所周知的“中国冲浪第一村” 。


图源/爱奇艺
一批针对后海村的旅游攻略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 “第二个大理”“海南鼓浪屿”“冲浪第一村”……这片海岸线不足1.8公里的村落进入到了空前的热度中 。
距离后海村村口不远处就是著名旅游区蜈支洲岛的入口 。 原先 , 仅作为落脚处的后海村门可罗雀 。 如今 , 因疫情 , 后海村与蜈支洲岛的人流形成了悬殊的分水岭 。

三亚后海三面环海 图源/图虫创意
爆红就像一把双刃剑 , 打破了 “浪人”们对后海村的原始憧憬 。
从2020年的4月开始 , 蹦迪派对变成了后海村夜晚的固定项目 , 数以百计的游客聚集于此 , 小商贩趁机向人群兜售烟花 。 一夜狂欢过后 , 酒瓶、烟盒、包装纸 , 各种派对废弃物在沙滩上随处可见 。 这样的景象 , 让见证后海村发展的“浪人”们感到非常痛心 。
在后海生活多年的刘丹 , 忍不住发了一条长达几百字的朋友圈:“后海村不是所谓的辣妹party胜地 , 不要肤浅地形容和评判这个地方 。 现在这肤浅的一切跟后海没有任何关系 , 跟真正热爱后海 , 为后海发展做出努力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 ”
这条朋友圈一发出 , 立刻得到了很多后海人的点赞和回应 。
因突然暴增的游客打卡潮 , 让这个浪人们理想的乌托邦正遭受一些质疑 , 但随着投资环境和产业配套逐渐完善 , 未来 , 作为中国冲浪第一村的后海将再次迎来它的重塑与新生 。
超级乡村研究所
   后海村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 参考资料:
《中国冲浪第一村 , 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特色小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