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站太阳翼有多贵?8平方厘米1000元,三舱就要八九个亿


我国空间站太阳翼有多贵?8平方厘米1000元,三舱就要八九个亿


文章图片


我国空间站太阳翼有多贵?8平方厘米1000元,三舱就要八九个亿


文章图片


我国空间站太阳翼有多贵?8平方厘米1000元,三舱就要八九个亿


文章图片


我国空间站太阳翼有多贵?8平方厘米1000元,三舱就要八九个亿


文章图片


我国空间站太阳翼有多贵?8平方厘米1000元,三舱就要八九个亿


文章图片


我国空间站采用的太阳能帆板是新一代的柔性太阳翼 , 它是在超薄型轻质复合材料基板上 , 覆盖三结砷化镓电池片 , 具有30%的光电转换效率 , 远远超过了国际空间站15%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具体到“天和”核心舱 , 一片67平方米的太阳翼 , 初期能产生9千瓦的电能 , 一对太阳翼加起来面积是134平方 , 能产生超过18千瓦的电能 。

天和睡眠舱看太阳翼虽然三结砷化镓电池发电效率高 , 但也贵 , 据公开的资料报道 , 每8平方厘米的成本是1000元人民币 , “天和”核心舱134平方米的太阳翼 , 成本最少是1.675亿 。 之所以这么贵 , 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采用了锗、银、金等贵金属 , 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

价格真不便宜而即将发射的“问天”、“梦天”实验舱太阳翼更大 , 单翼的面积就超过134平方米 , 一个实验舱有2个太阳翼阵列 , 成本最少3.35亿元 。 也就是说 , 我国空间站一期工程的三舱 , 仅太阳翼就要花8.375亿元以上 。

仅太阳翼就要三四个亿从发电量来算 , “天和”核心舱134平方米的双翼 , 超过18千瓦 , 三舱总和 , 最少就是90千瓦 。 而目前国际空间站的单翼功率约30千瓦 , 现有阵列的发电能力总和是160千瓦 。 当然 , 我们的90千瓦只是一个保守数字 , 因为“问天”、“梦天”单翼面积远不止134个平方 , 根据有些消息的统计 , 我们三舱的发电量 , 相当于国际空间站的80% 。

我们的太阳翼还能这么转动当然 , 国际空间站的太阳翼正在升级 , 波音的子公司Spectrolab正在研制新一代太阳能电池阵列 , 技术性能与我们的类似 , 每片太阳翼长19米 , 宽6米 , 合计114平方米 。 最早在2017年就测试了相关的技术 , 去年更是已经用货运龙飞船送了一片到太空进行测试 , 如果所有的新太阳翼都安装完毕 , 国际空间站的发电能力将升级为215千瓦 。

龙飞船送到国际空间站的新太阳翼
太阳翼升级完成效果图值得一提的是 , “天宫”和国际空间站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 , 已经不是最先进的 , 我国企业生产的聚光三结砷化镓电池 , 全光谱能吸收95%的太阳光能量 , 可以实现40%的转换效率 , 并且还可以在390℃的条件下仍正常工作 , 对高温还不敏感 , 可谓是非常理想的航天器太阳翼制造材料 。

光电转换效率40%以上实际上 , 在玉兔号、玉兔二号月球车和祝融号火星车上 , 采用的太阳翼也都是非常先进的 。 比如祝融号的蝴蝶型太阳翼 , 虽然总面积只有约4平方米 , 但有1000多个太阳能电池片 , 稳定性超强 , 并特意为避免火星灰尘的遮盖进行了优化 。
【我国空间站太阳翼有多贵?8平方厘米1000元,三舱就要八九个亿】
祝融现状不过 , 太阳翼始终有自己的局限性 , 只能用于内太阳系的探测 , 一旦航天器进入外太阳系 , 接收到的阳光将非常少 , 这时候就必须用“核电池”了 , 新型“核电池”不但可以彻底摆脱对阳光的依赖 , 还能实现42%到57%的转换效率 , 可谓是真正的星际航行的利器 。 我国在这一领域基础并非为零 , 但相比经过冷战磨练的美国和俄罗斯 , 依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