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绣花鞋奇案!公子好色惹祸端,屠夫作恶触律法( 五 )


话分两头 , 且说那夜喜儿叮嘱过后 , 陆大胆虽心中不悦 , 却也耐着性子暂时不去 。
过了十来天后 , 再也按捺不住 , 只想着去楼上欢好 。
临走时 , 担心被人捉住 , 顺手在腰间别了一把杀猪刀 。
到了潘家楼下 , 依旧咳嗽 , 等了半晌 , 毫无动静 , 只以为喜儿没有听见 , 又咳嗽几声 , 还是没有回应 , 便疑心喜儿是睡着了 。
当夜在楼下折腾了许久 , 悻悻然回到家里里 , 心中自我安慰:“这么久没见面 , 她那知道我今夜会去 , 此事也不能怪她了 。 ”
第二天晚上 , 又来到楼下 , 依旧无功而返 , 泼皮性子起来 , 心下便有了三分怒火 。
到第三天晚上 , 在家喝了个半醉 , 等到夜深人静 , 扛了一架木梯 , 来到潘家楼下架好 , 也不打暗号 , 爬到窗边 , 拉开窗户翻身而入 。
且说潘氏夫妇 , 一连在楼上住了十几夜 , 老鼠叫都没听到一声 , 心中早已动摇 , 疑心自己错怪了女儿 , 提防便懈怠了 。
当夜老两口也对饮了几杯 , 喝了个昏昏沉沉 , 相互搀扶到楼上睡下 。
故此陆大胆搭梯上楼 , 开窗时分明吱呀作响 , 两人却一概不觉 。
是以陆大胆摸到床边 , 正要宽衣上床 , 隐约听得是两个人的呼吸声 , 瞪大眼睛仔细辨认 , 黑暗中 , 依稀可见是两人相拥而眠 。
当下妒火中烧 , 以为早前喜儿说的话 , 是因为有了新欢 , 有意撇下他的说辞 。
暗骂一声:“难怪接连几夜不睬我 , 原来是勾搭上别人 , 所以才故意装睡 , 如此无情Y妇 , 留着做甚?”
于是从腰间抽出利刃 , 无声无息 , 害了二人性命 。
喜儿自从换了卧房 , 夜夜担心情人再来 , 好在一连过了十多日 , 没什么事发生 , 就连父母对她也宽松了些 。
这天一觉睡醒 , 在屋里等到中午时分 , 还不见父母来开门 , 心中奇怪 。
事也凑巧 , 前夜门锁坏了 , 父母只是在门上贴了封条 , 喜儿虽然知道 , 但也不敢擅自开门 。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 , 在屋里喊了半天 , 仍不闻父母答应 , 只得硬着头皮拉开房门 。
见楼下异常安静 , 不见人影 , 遂去楼上找父母 。
上得楼来 , 一眼瞧见父母惨状 , 当场吓得晕倒过去 , 好一会才苏醒 , 哭哭啼啼跑到楼下 。
却又不便抛头露面 , 只得站在门后喊道:“各位高邻 , 不好了!我爹妈不知被什么人杀害了!”
连哭带喊 , 早惊动了附近邻里 , 拍开喜儿家门 , 问她:“你爹妈睡在哪里?”
“他们睡在楼上 , 昨晚还好好的 , 今早迟迟不来开门 , 我上楼去看 , 才知……”
回想起父母的惨状 , 喜儿泣不成声 , 说不下去了 。
众人听说是在楼上 , 就都往楼上跑去 , 果然见潘家老两口躺在血泊之中 。
出来命案 , 非同小可 , 当下引了喜儿去报官 。
可怜喜儿从未出过门 , 今日事出无奈 , 只得用头巾将脸包了个严实 , 就露出一双眼睛 , 锁了房门 , 随众人往杭州府去了 。
不管什么年代 , 这种事情都传得很快 , 所以这一干人还未到府衙 , 市井中就传得沸沸扬扬了 。
陆大胆已听人说了 , 晓得自己杀错了 , 心中后悔不已 , 在家里坐立不安 , 焦头烂额 。
知子莫如母 , 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一些踪迹 , 结合今天的情形 , 料想杀人一事 , 和他定有牵涉 , 只是不敢过问 , 却也心怀鬼 , 只好缩在家里 , 不敢出门 。
正是:理直千人必往 , 心亏寸步难行 。
再说众人领了喜儿来到杭州府 , 正值太守坐堂 , 一齐进去禀道:“今有关子巷潘家 , 夜来门户紧闭 , 夫妻俱被杀害在楼上卧房 , 我等领了她女儿喜儿 , 特来禀告老爷 。 ”
太守听是命案 , 当即唤喜儿上前 , 仔细盘问 , 喜儿一一答了 。
“门户未开 , 东西也没丟!”太守也有些疑惑 , 想了想 , 问喜儿:“你家可有仇家?”
喜儿只是摇头 。
太守一时没了方向 , 沉吟了半晌 , 方才开口 , 命喜儿抬起头来 , 见她把脸包得严实 , 吩咐她揭开头巾 。
除了头巾一看 , 果然美丽不可方物 , 心想此案八九不离十 , 是因色而起了 。
遂问了喜儿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人信息 , 得知她原本睡楼上 , 父母不久前才和她对调卧房 , 太守眉头一皱 , 喝到:“是你自个儿杀了双亲!”
当场吓得喜儿魂不附体 , 哭着辩解:“大老爷在上 , 他们是我的生身父母 , 我岂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