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绣花鞋奇案!公子好色惹祸端,屠夫作恶触律法( 六 )


“不是你杀的 , 那就是你的心上人杀的 , 赶快将他名字说出来!”
闻听此言 , 喜儿心下慌乱 , 只还心存侥幸 , 强作镇定说:“我向来足不出户 , 邻里都可以作证 , 如有这些不三不四的事情 , 邻里岂能不知?老爷只要问他们 , 便知我平时为人了 。 ”
太守怒道:“你父母双双被害这样的大事 , 如若不是你通知 , 邻里尚且不知晓 , 偷情之事 , 邻里又如何得知?此事分明是你与奸夫往来 , 被父母察觉 , 故此半月前才和你对调卧房 , 没曾想因此绝了奸夫的门路 , 导致他激愤杀人 。 要不然 , 你且说说 , 为什么要换你到楼下睡?”
原来 , 古时候 , 未出嫁的女儿 , 一般都是养在楼上 , 若无特殊情况 , 不可能父母住楼上 , 女儿反倒住楼下的 , 太守抓住这个疑点 , 旁敲侧击 。
常言道:“做贼心虚 。 ”
喜儿被太守句句说中心事 , 不觉脸上红一阵 , 白一阵 , 口里语无伦次 , 话都说不清了 。
见她这副模样 , 太守已是有了七八分把握 , 吩咐左右用刑 。
早有皂隶飞奔上前 , 扯出喜儿手来 , 套上夹棍 , 那细皮嫩肉 , 怎经得住 , 连忙求饶:“大老爷 , 有 , 有 , 有奸夫!”
太守让众人停手 , 看她有何话说 。
“那人叫柳欢!”喜儿再不敢隐瞒 , 将两人如何看见 , 如何勾搭上 , 又如何上的楼 , 全部详细交代了一遍 ,
“恳请大老爷明察 , 我说的都是实情 , 只是爹妈被害一事 , 确实不知 。 ”
说罢叩头不止 。
太守见她招出奸夫 , 当即差四个皂隶速拿柳欢来审 。
四人领命 , 飞奔而去!
此时柳欢正在书房中闷坐 , 有家仆来报 , 说来了四个公差!

当下也吃了一惊 , 不知所为何事 , 到客厅相见 , 问其来意 , 公差只说 , 到了便知 。
只得换了身衣服 , 心里打鼓 , 跟着四人往府衙去了 。
正是:人在家中坐 , 祸从天上来 。
走在路上 , 便听得一路上有人在传:关子巷的潘喜儿 , 伙同奸夫害了爹妈 , 绘声绘色 , 如本人身临其境!
柳欢听了个真切 , 心中惊骇 , 暗道:“看不出这丫头 , 居然是这种货色!幸好与她未成事 , 不然非得缠在这是非之中 。 ”
不一时 , 来到公堂 , 太守将柳欢上下打量一遍 , 见是个文弱公子 , 不像是个杀人凶徒 , 心下有些疑惑 。
脸上不着痕迹 , 喝问:“柳欢 , 你谝奸潘喜儿 , 为何又将其父母杀害?”
那柳欢乃风流子弟 , 行奸卖俏 , 玩耍风月 , 才是他的专长 , 何曾见识过官府的威严 。
公差去他家时 , 就已是胆战心惊 , 如今闻听潘喜儿父母被害的事 , 落在自己身上 , 犹如晴天一个霹雳 , 吓得魂飞魄散 。
半晌回过神来 , 大喊冤枉:“禀老爷 , 小人与潘喜儿虽然有意 , 却还未能成奸 。 切莫说害他父母 , 就是那楼上 , 我也从未上去过 。 ”
“潘喜儿已招认 , 说与你通奸已有半年之久 , 还敢抵赖!”太守声色俱厉:“如若你不是凶手 , 你又为何强调未曾上过楼?”
“小人来府衙的路上 , 都在传闻此事 , 是以知道她父母被害在楼上!”
转头又对潘喜儿说:“我什么时候与你成奸了 , 为何要害我?”
潘喜儿起初也不确定父母是不是奸夫所害 , 如今见柳欢矢口否认两人奸情 , 也疑心起命案真是他所为 , 遂一口咬定 , 哭啼不休 。
柳欢有口难辨 , 太守喝教夹起来 。
只听得两傍皂隶一声吆喝 , 蜂拥上前 , 套上夹棍用刑 。
可怜柳欢从小锦衣玉食 , 如何受得了这个 , 夹棍刚套上 , 就杀猪般喊起来 , 大叫愿招 。
太守命皂隶住手 , 让柳欢写供状 。
柳欢边哭边说:“我并不知情 , 却叫我怎么写?”
只得看着潘喜儿说:“你不知被谁骗奸了 , 却把我扯来做挡箭牌!罢了罢了!如今也不消说了 , 但凭你说 , 我就依你的口供招认便是了 。 ”
见柳欢到现在还不肯承认两人有染 , 潘喜儿也恼了 , 责问:“难道你没在楼下调戏我?难道那汗巾不是你丟上楼给我的?难道我的绣花鞋不是你得了?”
“这些倒都是实情 , 只是我并没有上楼与你相处过啊!”
太守在堂上听得分明 , 喝道:“一事真 , 件件真了 。 休要闲扯 , 快快招供!”
柳欢只得闭口 , 听潘喜儿说一句 , 他写一句 , 将死罪认在身上 , 画供已毕 , 呈与太守 。
太守当场判决 , 将柳欢问实斩罪 , 喜儿虽不知情 , 因奸情害死父母 , 也与柳欢同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