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江苏一死刑犯天天看字典,写出182页文稿,获最高法改判


1992年,江苏一死刑犯天天看字典,写出182页文稿,获最高法改判


文章图片


1992年,江苏一死刑犯天天看字典,写出182页文稿,获最高法改判


文章图片


1992年,江苏一死刑犯天天看字典,写出182页文稿,获最高法改判


“知识改变命运” , 无数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点 , 甚至包括一名死刑犯 。


生命是不可逆的 , 因此死刑是最重的刑罚 , 一般情况下 , 一旦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 也就是走在了生命的倒计时 。 但在1992年 , 江苏男子仲开龙被判死刑后却通过天天看字典 , 写出182页文稿 , 逆天改命 。
被捕前 , 年轻的仲开龙在公司从事仓库开票员的公司 , 却因倒卖国家物资 , 获赃款上百万而被送上了法庭 , 罪名是贪污罪 , 该罪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
根据刑法(1979年版)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 , 犯贪污罪的 ,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 ,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 , 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犯前款罪的 , 并处没收财产 , 或者判令退赔 。

另根据1988年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 在司法实践中 , 对贪污受贿罪规定了四个量刑档次:最低的一档为2000元(2000元构成犯罪 , 不满2000元但情节较重的也构成犯罪) , 最高的一档为5万元(5万元以上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 。

南京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该案后 , 依法判处了被告人仲开龙死刑 。 而这个时候的仲开龙还只有24岁 , 他悔之莫及 , 想想自己做过的事情 , 只感到荒谬 。
在铁窗外 , 仲开龙的父母也是哀嚎不已 , 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子居然走上了贪污的道路 。 仲开龙被警方带走时 , 其父母还曾想过可能是误会 , 想方设法的要把儿子“救”出来 , 然而证据确凿 , 仲开龙抵赖不了 。
仲开龙是出生于江苏如皋的一处偏僻山村 , 祖祖辈辈是农民 , 但仲开龙确实是个聪明孩子 , 一路读到了外贸学校 , 是村里面少有的文化人 。 当仲开龙通过读书改变农民命运时 , 父母倍感欣慰 , 恨不得敲锣打鼓的告诉全村人 , 腰杆也挺直了 。
毕业后 , 仲开龙被分配到了进出口外贸公司 , 虽然父母不太懂 , 但光是听仲开龙说起公司的名字就觉得很厉害 , 自然认为儿子已成“人上人” , 全家的希望都在儿子身上 。 但实际上 , 仲开龙在公司里也就是普普通通的小职员 , 比他更有出息的年轻人多了去了 , 距离万贯家财还很遥远 , 每月薪资还不到100元 。

仲开龙在外面精彩的世界里也看到了许多好东西、昂贵的东西 , 灯红酒绿 , 迷的却是人心 , 仲开龙也渴望大富大贵 , 从而在老同学夏某的引诱下走上了歧途 , 经查明 , 从1987年至1990年先后十次倒卖了国家财物 , 非法牟利百多万 。
仲开龙有了钱 , 也开始嫌弃起与自己有婚约的女友 , 计划找个更好的 , 然而被退婚的女友没想放过仲开龙 , 便把仲开龙的罪行揭发了 。
当仲开龙站在法庭上 , 听到自己被判死刑的判决时 , 心如死灰 。 在牢房内等待着被执行死刑时 , 仲开龙已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 如果生命能重新来过 , 他甘愿平凡过一辈子 , 毕竟他所拥有的也已经不少 。
而仲开龙在牢中生出发明的想法 , 是因为看到了一张小女孩的照片 , 后面写有“十五岁的奇迹” , 这名小姑娘便是杜冰婵 , 因发明“四拼”的全息汉字码而出名 , 仲开龙了解后心有触动 , 便决定在死前做点什么 , 让自己还能留下个好名 , 不至于后人看到他的名字时 , 给出的评价仅有“被判死刑的贪污犯” 。
说干就干 , 仲开龙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自己的“新目标” , 钻研起“三拼”的全息汉字码 , 在这个过程中 , 仲开龙还得把字典里的5000多个字逐个编码 , 因此他天天看字典 , 还因此受到了狱友的嘲讽 。

不过仲开龙也不管旁人是什么看法了 , 醒的最早 , 睡得最晚 , 反而忽视了对死刑的恐惧 , 甚至让监狱管理人员都受到了鼓舞 , 不禁对他说 , 如果能研究出来 , 相当于戴罪立功 , 是可以减刑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的规定 ,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 , 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 。 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应当停止执行 , 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 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