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为什么喜欢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


蝙蝠为什么喜欢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


文章图片


蝙蝠为什么喜欢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


文章图片


蝙蝠为什么喜欢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


文章图片


蝙蝠为什么喜欢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


文章图片


蝙蝠为什么喜欢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


文章图片


蝙蝠为什么喜欢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



蝙蝠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一类哺乳动物了 , 它们不仅是哺乳动物中唯一会飞的 , 也是唯一头朝下倒着睡觉的 。 有些猴子偶尔也会倒挂在树枝上伸手够吃的 , 但倒挂着睡觉的 , 还真只有蝙蝠这一家 。
人倒立几分钟就会头疼难受 , 而蝙蝠却倒挂着睡一整个白天 , 甚至整个冬天 。 那么 , 蝙蝠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呢 , 它们不怕睡着了掉下来吗 , 不怕脑袋充血吗?

树上倒挂着的蝙蝠
倒挂睡眠的苦衷尽管都会飞 , 但蝙蝠与鸟类、飞行昆虫不同 , 它缺乏从地面上起飞的升力 。 蝙蝠的飞行器官是由前肢支撑起的一层薄而多毛的皮膜 , 称之为翼手 , 其力量远无法和鸟类充满肌肉和羽毛的翅膀相比 。 另一方面 , 蝙蝠的相对负重也大于鸟类 , 鸟类骨骼是中空的 , 而作为兽类的蝙蝠不是 。
一些飞虫具有发达的后腿 , 能从地面上跳老高 , 这也是起飞的一种方法 。 而蝙蝠的后腿非常细小 , 无法通过跳跃或奔跑获得足够飞起来的提速 。
当我们靠近地面上的鸟类或飞虫 , 它们能立即飞上天逃走 , 但蝙蝠就非常费劲了 , 它只能手脚并用地在地上爬行 , 好不容易才能飞起来 。

因此 , 对蝙蝠来说 ,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高处休息 , 通过下落获得飞行的初始动力 。 但栖身在高处的蝙蝠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 。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抓握的基本原理 。 我们的手部有屈肌 , 有伸肌 , 肌肉通过腱膜与骨骼相连 , 拉动骨骼运动 。 当我们双手紧紧抓握东西的时候 , 屈肌收缩 , 伸肌舒张;当我们放手时则相反 , 伸肌收缩 , 屈肌舒张 。
动物的脚爪也是一样 。 当鸟类蹲在树上 , 其脚爪的屈肌收缩 , 将其牢牢锁在树枝上 。 但蝙蝠的后腿肌肉很不发达 , 做不到这一点 。

于是 , 蝙蝠脚爪的屈肌干脆退化了 , 相应的腱膜一端连接在趾骨上 , 另一端直接连接其上半身 。 当蝙蝠倒挂着 , 重力就代替了肌肉拉力 , 将肌腱拉紧 , 蝙蝠的爪子就紧紧抓在高处了 。 当蝙蝠想要飞行 , 需要做的仅仅是“松手” , 就能自然坠入飞行状态 。
蝙蝠脚爪的伸肌平时是舒张状态 , 因此它的脚爪日常就是握着的 。 当它想附着在高处 , 只需用伸肌打开脚爪 , 抓住附着点就可以了 。
所以 , 当蝙蝠倒挂着的时候 , 它浑身肌肉都处在放松状态 , 就像我们躺在床上一样舒服 。 它不需要费一点力气就能挂住 , 当然不怕掉下来 。 甚至 , 就算蝙蝠在睡觉过程中死了 , 它也会一直挂着 , 直到外力将它取下来 。

这种重力辅助设计 , 比鸟类的反重力设计更省力 。 没办法 , 蝙蝠在飞行方面的先天条件远不如鸟类 , 只好在设计上多下点功夫了 。 倒挂在高处 , 使蝙蝠处在起飞的理想位置 , 随时可以展翅飞走 。
很多作品把蝙蝠描绘为白天成群倒挂在山洞里睡觉 , 实际上它可以倒挂在阁楼、屋檐、桥洞和空心树等任何能抓住的地方 。 它不仅倒挂着睡觉 , 还倒挂着给幼仔喂奶 。 更奇的是 , 它连排便都是倒挂着完成的 , 其粪便只有米粒大小 , 直接拉出来落到地上 , 不会弄脏自己的身子 。
蝙蝠在隐蔽场所倒挂着休息 , 也是躲避敌害的一种方式 。 蝙蝠的主要天敌是猛禽 , 当它白天休息的时候 , 鸟类正在活跃 , 因此它需要找个猛禽难以到达的地方睡觉 。 此举也减少了与鸟类的竞争 , 蝙蝠选择的休息地都是鸟类不太可能筑巢的地方 。

树上倒挂着的蝙蝠
脑袋不充血的秘密人体如果倒立 , 大量血液会滞留在头部而无法回到心脏 , 从而引发不适 。 而当我们正常站立和行走 , 血液不会滞留在四肢 , 这是因为在我们四肢的静脉血管(负责将血液运回心脏)中有静脉瓣 , 只允许血液从下往上流 , 从而防止血液倒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