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山的时候 , 住在一家小旅馆里 。 夜晚 , 突然间大雾弥漫 , 酒店走廊及公用浴室也都笼罩在白色的雾气中 , 几米开外就见不到人影 , 只有昏黄的灯影在雾气中摇曳 。 这时候 , 太太正带着女儿在公用浴室洗澡 , 担心遇到坏人 , 便大喊大叫地把我叫到走廊里替他们站岗 。
还有一年的寒假 , 为了体验一把乘坐海轮的感受 , 我们从广州出发 , 坐了一天一夜的轮船到三亚 。 当时正值春节期间 , 三亚游客很少 , 天气也不错 , 玩得很开心 。 最后我们乘坐大巴经海口到了湛江 , 再转乘火车回重庆 。 没想到到了湛江之后 , 突遇下雨降温 , 在火车上冻得不行 。 太太只好把女儿特意留下的一只大号雪碧瓶子灌满热水 , 塞到熟睡的女儿怀里保暖 。 没想到由于水温太高 , 雪碧瓶子被烫得变了形 。 女儿醒来后 , 见心爱之物被毁 , 不禁大哭了一场 。 后来在贵阳转车 , 甚至于到了重庆 , 我们专门到各大商场去转了一圈 , 想再买一只雪碧 , 赔女儿一个瓶子 , 最后却未能如愿 。 当时的中国 , 似乎只有广东才有雪碧出售 。
当时出门旅游 , 确实艰苦 。 而且 , 在旅途中随时会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 。 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出行 , 因为我们相信 , 旅行 , 能增长我们的见识 , 旅行 , 能磨练我们的意志 , 旅行 , 能完善我们的人格……
Q3:作为一名资深的旅行者 , 能否简单说说您这30多年来的旅行经历?
前几年我和太太相继退休以后 , 外出旅行便成了我们生活中的首选 。 或跟团 , 或自驾 , 或自由行 , 平均下来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去一次 。 到目前为止 , 我们已走遍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 以及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 。 旅行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加富有乐趣 , 更加多姿多彩 , 更加幸福充实 。
无论是在国内旅行还是出国旅游 , 只要背上行囊出发 , 脚下便是不同的城市或者国家 , 其山水风光、气候时令、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已经完全不同 , 大异其趣 。 来到一个新的地方 , 人类固有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会驱使我们去观察、理解进而欣赏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 这其实也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拥有美的渴望 。 所以 , 当我们看见波澜壮阔的大海碧蓝的海水时 , 心情会顿时豁然开朗;当我们看见一望无际的草原青青的草地时 , 会感觉到身心无比轻松雀跃;当我们被那层峦耸翠的大山所深深吸引时 , 恍若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 。
每到一个地方 , 人们首先看到的都是当地的山山水水、江河湖泊、草原森林、冰川雪原 。 由于地域的差异 , 某些本地人司空见惯的湖光山色 , 对于外地旅行者来说 , 也许是一辈子都难以见到震人心魄的美景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上世纪70年代初 , 那时候人们几乎都不可能外出旅行 。 北方人对南方的了解 , 仅限于书本上的介绍 , 难以有感性的经验认识 。 我们有一批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来重庆上大学的同学 , 从来没有到过南方 。 当时是10月份 , 内蒙草原上早已是雪花飘飘 , 冰封雪盖 , 而重庆却仍然是绿树成荫 , 艳阳高照 。 从火车站到学校的路上 , 这批同学对重庆的此情此景 , 就倍感惊奇 , 赞叹不已 。
而我们这些个南方人 , 对北方的认识也仅仅限于“天苍苍 , 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和“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的层面上 。 以至于后来亲临内蒙古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呼伦贝尔大草原 , 才真正见识了大草原的辽阔壮美 。 但同时也认识到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这也许仅仅是古人眼里的景象 。 在现代中国 , 由于种种原因 , 草原上的草能长到半尺高 , 已属罕见了 。 又例如对于北方的冰雪 , 从“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中 , 我们只看到了雪后苍茫天宇 , 静谧凄寂的美 。 却很难体会到北方的人和动物在冰天雪地的冬天的生存困难 。 我曾在冬天去过内蒙古的乌兰布统和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 体验过那洒水成冰和浸入骨髓的寒冷 , 以及车陷雪原的恐惧和绝望 。
在世界各地旅行 , 各个时代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总会映入你的眼帘 。 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凡尔赛宫、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英国的巨石阵、复活节岛上的巨人石像、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土耳其的以佛所古城、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阿布扎比的大清真寺……远古的、近代的、东方的、西式的 , 各种风格的建筑展现着各自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