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他年逾古稀,退休后旅行40余国,7次入藏,在5000米高原欢呼雀跃( 四 )



1985年我在英国留学 , 趁暑假第一次到巴黎旅行 , 就发觉在建筑审美观方面 , 法兰西人与中国人并无二致 。 譬如巴黎的城市规划 , 就像极了北京 。 巴黎有香榭丽舍大街 , 形成一条城市中轴线 , 把凯旋门与卢浮宫连接起来 。 北京的景山、故宫、前门、先农坛等建筑形成了一条南北中轴线 , 还有东西长安街形成的东西中轴线 , 天安门就恰好位于两条中轴线十字交叉的地方 , 是为城市中心 。 故宫的建筑讲究对称美 , 巴黎卢浮宫的布局也颇有规则 。 卢浮宫花园的花草灌木大都修剪成美丽的几何形状 , 节假日咱们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也都按照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摆放 。

然而 , 这些东西到了英国人那里 , 一切又都改变了 。 英国人崇尚的似乎是不事雕琢的自然美 。 伦敦的城市布局为方格式 , 没有中心或中轴线 。 著名的海德公园、圣詹姆斯公园 , 都没有大片种植成几何形状的花卉 , 植物和草地都是顺其自然 , 随性而为 。 猛一看 , 都不以为是城市公园 , 还以为是一片乡村野地 。

巴黎和北京都是现代城市 , 我们再说说古城庞贝和以佛所 。 庞贝也许大家比较熟悉 , 至少从电影或者书籍里看到过 , 但了解以佛所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

先说说庞贝 。 庞贝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 , 被毁于公元79年 8 月24日 。 那一天 , 距庞贝10公里的维苏威火山爆发 , 整座城市被火山灰湮没 。 庞贝城在地下沉睡了千余年后 , 终于被人发现 。 出土后的庞贝城东西长1200米 , 南北宽700米 , 有城门七扇 。 城内四条大街 , 呈\"井\"字形纵横交错 。 主街宽7米 , 由石板铺就 , 沿街有排水沟 。 西南部有一个长方形的公共广场 , 广场周围有神庙、市场、市政中心等建筑物 , 是庞贝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中心 。 另外 , 城内还有公共浴池、体育馆和大小两座剧场 , 还有可容纳2万多名观众的圆形竞技场 。

漫步在古城中用青色巨石铺筑的大街小巷里 , 你会看到方正整齐的街巷 , 小的二米来宽 , 大的四五米宽 , 仿佛是我国唐代的长安城 。 青石路面都留下了一道道深达 1-2寸的车辙 , 道路两边是比马路高出一二十厘米的人行道 。 每条路口都设置着一块凸起约30厘米高的\"隔车石\" , 当飞奔而来的马车临近交叉路口看到“隔车石” , 自然放慢速度 , 车辆只能从巨石夹缝中缓缓驰过 。 这“隔车石”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如今马路上的斑马线 。

在许多街口和交叉巷口 , 你还会看到刻有浮雕的大石槽 。 石槽上的浮雕或神面、或兽头、或鱼嘴 , 它背后都连接着青铜管子 , 并有旋扭龙头 。 一旋 , 便有汩汩山泉流出 , 供行人饮用或洗涤 。 跟我们现在大城市里的公共饮水系统毫无二致 。 城内还有大理石筑就的有5000座位的圆形剧场、3000座位的斗兽场及有2万个座位的圆形竞技场 , 庞贝民宅的建筑多采用四水归堂的格式 , 房屋中间有一天井 , 既采光又排水 , 颇像中国很多地方的民宅建筑 。 许多建筑物墙上还有风格各异的壁画与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 , 反映了当时庞贝人的日常生活 。 看了这些 , 你会感叹 , 这座2000多年前的城市 , 与2000多年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 又有多大的差别呢?

再说说以佛所吧 。 以弗所常常被人称之为土耳其的庞贝 , 但我认为以土耳其的庞贝来形容以弗所是有失公允的 。 首先 , 以佛所比庞贝历史更长 。 庞贝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建城 , 而以佛所的建城时间是公元前10世纪 , 整整比庞贝早了300年 。 其次 , 以佛所的城市规模要比庞贝大得多 。 我没有找到以佛所古城大小的有关数据 , 但据说现在发掘出来供人参观的部分仅仅是古城的三分之一 。 个人感觉这三分之一就远比庞贝要大 。

另外 , 庞贝当时的人口只有2万 , 但以佛所在差不多同一时期人口就超过25万 。 第三 , 以弗所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中心 , 是座在圣经上出现过的城市 。 据说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门徒圣约翰都在这里终老一生 , 圣保罗也曾在这座古城传教 。

因此 , 在城市规模、历史、经济、宗教影响力等诸多方面 , 庞贝都难望其项背 。 只不过庞贝是在一天之内被火山灰湮没的 , 这瞬间的毁灭定格了当时的城市和生活形态 , 后来的挖掘修复又非常完整 , 因而更广为人们所知 。

以佛所有宽阔笔直的主干道海港大道、规模宏大的露天大剧院、建筑精美的塞尔丘克图书馆、号称“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世界上最早的妓院、精美的马赛克拼接的地面、大型公共浴池 , 还有堪与现代冲水马桶媲美的“座便厕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