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目标登月,我国月球着陆器“骨架”图片曝光,像螃蟹一样可以爬】

文章图片

厉害了 , 骨架都造出来了
从画面上看到 , 这个着陆器突破了传统的固定式设计 , 采用缓冲/行走一体化腿足式结构 , 在悬臂式构型的基础上 , 融合缓冲吸能和主动驱动的功能 , 使其能够在吸收巨大冲击载荷的同时 , 实现灵活的月表漫游 。 其中的关键就是4条3自由度的机械腿 , 可实现月面行进和障碍攀爬 。
这个方案是四腿设计的
它的本体主要由主承力结构子系统、构型转换子系统、吸能/驱动集成式腿足子系统和运动控制子系统等部分组成 。 构型转换子系统用于实现可移动着陆器着陆姿态与行走姿态的切换 , 以及收拢状态与展开状态的切换 , 以吸能/驱动集成式腿足子系统用于实现软着陆和星表移动 。
已经做了很多研究
不过 , 为实现可移动着陆器在非确知、非结构性月表环境下的灵活漫游 , 登陆器需要进行步态设计 。 步态设计可分为动态步态和静态步态 , 目前选择的是静态Walk步态 , 移动速度虽然慢 , 但惯性力的影响微弱 , 可以确定登陆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四腿登月器不同的移动状态
而要想登陆器在月面移动 , 需要强大的能源 , 预计将采用“核动力” , 也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 根据统计 , 四腿设计方案的单个步态周期中 , 着陆器瞬时最大功率为600 W , 平均负载功率为89.83 W 。 目前深空探测任务中 , 小天体探测器采用太阳能电池阵与蓄电池组合的方法 , 输出功率可达数百瓦甚至数千瓦 , 星表着陆器则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 输出功率可达300 W , 因此 , 着陆器功耗满足一般航天器供电要求 。
用“核动力”
其实 , 除了四腿方案之外 , 我国还设计了六腿方案、轮式货运着陆器和轮腿合一的方案 , 均可实现在星表移动并承担人员居住、增压和试验任务 。 我们的载人登月 , 肯定不是“阿波罗”式的到此一游 , 打打卡捡几块石头就回去了 , 而是着眼于长期在月面表面居住 , 所以这招移动式着陆器 , 显得更加重要了 。
轮腿合一结构
轮式结构的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
为配套长期有人居住 , 我们肯定要打造月球基地 。 目前已经确定的是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 , 以及中俄联合建设月面国际科研站 , 早期可以无人值守 , 自动运行 , 中后期则可容纳多名宇航员进行驻扎 。 另外 ,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 是建设月球轨道空间站 , 有说法称直接将“天和”、“问天”、“梦天”的地面备份舱升级 , 发射到月球轨道上去 , 不知是否可行 。
中俄联合建设的月面国际科研站
其实 , 无论是火箭、飞船、还是着陆器、上升器 , 相比可移动能力 , 更重要的是重复使用能力 , 将来的载人登月应该是一件频繁的事情 , 如果每次都使用一次性的火箭、飞船、着陆器和上升器 , 成本太高 , 不利于地月经济圈的形成 。 而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 事实上 , 我们就是这样设计的 。
加油 , 中国航天
推荐阅读
- 红岸基地真的存在?外星人如何知道我们在哪?答案会是什么?
- 嫦娥4号“新发现”,与美国的差别大!1吨月球罕见物质值637亿?
- 曲速引擎到底是什么意思?未来可以实现吗?
- 土耳其雄心勃勃准备登陆月球
- 1光年到底有多远?将一张纸对折103次后,你就知道了!
- 荷兰登月被质疑造假,美国会不会也是同样的情况?其实证据不会说谎
- 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宇航员若要上火星,需要多长时间?
- 外星文明:霍金曾警告不要登月,在月球背面发现已经坠毁1亿年的巨型飞船
- 你是否了解真实的月球?月球起源、登月骗局、诡异月背、各国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