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游|川藏线上的穷游女,举着写有“求RB”的牌子,这有何含义?

穷游|川藏线上的穷游女,举着写有“求RB”的牌子,这有何含义?

文章图片

穷游|川藏线上的穷游女,举着写有“求RB”的牌子,这有何含义?

文章图片

穷游|川藏线上的穷游女,举着写有“求RB”的牌子,这有何含义?

文章图片

穷游|川藏线上的穷游女,举着写有“求RB”的牌子,这有何含义?

文章图片

穷游|川藏线上的穷游女,举着写有“求RB”的牌子,这有何含义?

西藏 , 以“世界屋脊”的美誉闻名全球 。 当地壮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的人文景观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和旅行者 , 许多人相信 , 没有去过西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 去西藏可以洗涤心灵 。

因此 , 西藏也成为了一代代文艺青年们“朝圣”的圣地 。 可惜不是所有前往西藏的旅行者都准备充足 , 一些人甚至采用“穷游”的方式来进入西藏 。 而在川藏线上 , 总有一些穷游的女游客 , 举着写有“求RB”的牌子 , 这牌子有何含义?
“一无所有”的游客如果要问来到西藏的游客们 , 为什么要去西藏 , 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因为一路上风景优美 。
的确 , 与内陆地区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粗制滥造的人造景点相比 , 西藏钢蓝色的纯净天空、闪着银光的雪山冰川、五光十色的众多湖泊 , 确实十分吸引都市里奔波疲惫的人们 。

尤其是赫赫有名的“川藏线” , 由于其起点为四川盆地 , 终点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 , 其间地形复杂、植被丰富 , 造就了沿途绝美的风景 。
一路上 , 旅行者可以领略一望无际的平原、郁郁葱葱的森林、险峻幽深的峡谷和白雪皑皑的高原 。 因此 , 川藏线的318国道 , 也被称为“中国最美的道路” 。
别看318国道地处偏远地区 , 但由于络绎不绝的游客 , 它绝不是偏僻的小路 。 每年的4月至10月 , 西藏的雨季结束 , 进入旅游旺季 , 这条道路上就不缺前行的背包客 。
为了饱览大好河山 , 许多人采取开车自驾游的方式 , 沿着318国道进藏 。 当然 , 也有一些富有浪漫情怀的年轻人 , 选择了骑自行车 。
【穷游|川藏线上的穷游女,举着写有“求RB”的牌子,这有何含义?】
近年来 , 随着“穷游”这一旅行方式的兴起 , 前往西藏“穷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 这些游客多半都是年轻人 , 其中也不乏向往自由、心中充满着对“诗和远方”美好幻想的“文艺女青年” 。
尽管第一批提出“穷游”概念的人 , 只是选择了轻装上阵、经济适用的旅行方式 , 如住青旅不住酒店 , 但基本的旅行资金、出行保障还是齐全的 。
但发展到现在 , “穷游”已经变成了“一无所有去旅行”的代称 。 很多人兜里只揣着几千块钱 , 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 背着二手的小帐篷 , 就敢于“千里走单骑” 。 更有一些人 , 连这些装备都没有 。
穷游者的艰辛路途古话说“穷家富路” , 意思是出门在外一定要准备充分 , 这样才能应对不确定的环境 。 而即使如今的西藏 , 许多基础设施已经十分完善 , 旅行的难度系数大大降低 , 但相比于内陆旅行依然存在诸多风险 。

而这些一无所有的穷游者 , 大部分也在路上吃尽了苦头 。 在川藏线上的青旅中 , 总能看到墙上贴满“寻人启事” , 有一些是刚刚贴上去的 , 有一些纸张已经泛黄 。
这些寻人启事 , 往往是心急如焚的穷游者亲属 , 循着他们的家人朋友最后通报的去向来到青旅 , 走投无路之际贴上去的 。 启事上的人们 , 有的百转千回最终得以与家人团聚 , 有的就此杳无音讯 。
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意外事故 , 每年川藏线都会“吞噬”几十上百个背包客 , 其中大多数是准备不周的穷游青年 。 他们最后的结局 , 很有可能是死亡 , 或者失踪 。
曾有十年前独自骑自行车从上海出发 , 花4个多月时间进藏的亲友告诉笔者 , 没有经过长期体育锻炼 , 也没有充分规划和保障的骑行者进藏是不明智的 。

因为他们将在旅途上面临三大难题:高原反应、体力不支和饮食住宿 。 而这三大难题 , 加上漫长艰辛的旅途 , 很容易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
高原反应是穷游进藏者面临的头号难题 。 从小生活在内陆低海拔地区的人们 , 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较少 , 在低气压环境下无法携带足够的氧气进入身体 , 会造成身体各器官处于缺氧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