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火星地下存在“洞穴世界”,疑是基地选址,移民火星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 美国和苏联都探索火星上展开了竞赛 , 从而拉开了人类探索火星的序幕 。 时过境迁 , 苏联已在90年代初解体 , 之后的火星探索局面就长期被美国独占 。 去年夏天 , 有两个新面孔出现在火星探索领域 , 他们就是中国和以色列 。 中国和以色列在去年夏天利用窗口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和“希望号” , 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
同一时期美国宇航局也发射了新一代火星车“毅力号” , 三个国家在同一年里都发射了火星探测器 , 让不少媒体认为和平时代的太空竞赛开始了 。 与此同时 , 还有人对探索火星存有疑惑 , 经过几十年的探测 , 火星环境明明不适合居住 , 至今也没有发现生物的痕迹 , 为什么还要继续探测火星呢?
其实大多数人看到更多的是火星的局限性 , 而科学家看到更多的是火星的可能性 , 这也是人类一直坚持探测火星的原因 。 那么大多数人看到了哪些局限性?科学家又看到了哪些可能性呢?
火星上真的没有液态水吗?
说到火星 , 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外星荒漠” , 这是火星表面呈现给人类的样子 。 它的表面分布了许多岩石、沙尘、陨石坑和山丘 , 没有一处地方是绿色的 , 也没有一处地方是蓝色的 。 经过探测 , 火星的大气和土壤中并不存在纯粹的液态水 , 这让许多人开始对火星下定义:火星上完全没有液态水 , 这是一颗不适合移民的星球 。
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 火星上存在水 , 只不过目前以非液态的形式存在着 。 首先是火星表面的一些陨石坑 , 那里由于受到太阳光照射的可能性比较小 , 经常处于低温状态 , 因此那里可能存在混合冰 。 其次是火星的极地地区 , 火星探测器已经拍摄到火星的两极都存在较大面积的冰雪区域 , 那里之所以存在冰雪区域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接收到太阳光的照射 。
科学家通过探测器的特殊成像图发现 , 火星北极地区的地下可能存在至少三个液态湖泊 。 而且这些湖泊里的矿物质含量很高 , 反而适合一些自养微生物的生存 。 以上的发现说明火星并非完全一点水分都没有 , 普通人看到的是火星没有像地球这样可以直接利用的液态水 , 而科学家看到的是那些可以转化利用的混合冰或地下卤水湖泊 。
除了液态水 , 这些环境问题也很棘手
火星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在于液态水 , 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十分棘手 。 首先是火星的磁场问题 , 经研究 , 火星过去是存在磁场的 , 它的磁场主要来自表面磁化的地壳 。 但在大约39亿年前 , 火星地壳的磁化作用就消失了 , 至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 那么磁场发挥什么作用呢?
在地球上 , 磁场主要发挥保护和引导的作用 。 保护作用体现在促成大气层的形成并维持大气层的稳定 , 而大气层能够阻挡许多宇宙辐射 。 引导作用体现在能为自然生物提供方向引导 , 同时也为人类的通讯和定位提供引导 。 失去了磁场 , 火星的大气层开始崩溃 , 导致宇宙辐射大量施加在火星表面 , 使得火星表面长期存在过量辐射 , 任何生命都很难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
其次是火星的温差问题 , 这个问题同样是没有大气层的存在引起的 。 地球大气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氧气、氮气和其他温室气体都局限在一个范围内 , 其中的温室气体在白天吸收太阳光的热量 , 晚上又将这些热量返回到地面上 , 从而起到保温的作用 , 保证各地区的昼夜温差不至于太大 。 然而经探测 , 火星的昼夜温差可达到93摄氏度 。
推荐阅读
- 燕子靠什么返回北方,并找到旧巢?如何识别回来的是旧燕或新燕?
- 牙齿内心里的宝——牙髓干细胞
- 天文学家是怎样发现黑洞的存在的?
- 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 人类“吃”的历史,从只有常见的才能吃,到常见的也不一定能吃。
- 外星人这么牛?科学家:外星人用质数模式排列行星,向外界打招呼
- 《自然》论文警告:北大西洋暖流将停止,2100年进入冰河世纪
- 中国速度令西方瞠目,天问二号又定了,三年后发射,美国再次落后
- 黑人得多少代混血才能变成白人?翻阅大量资料,终于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