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窝里的乌灵参,价格可达数万元一斤,挖到的人为何不愿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长在白蚁窝里的“黑蛋”通常被叫做乌灵参 , 别看它名字中带有“参”字 , 实际上却是一种菌类 , 名叫黑柄炭角菌 , 根据地方文化的差异 , 也有叫它鸡茯苓的 。 但让人意外的是 , 在打雷的时候 , 乌灵参还会在地底下发出“呜呜”的声音来 , 因此还被叫做“雷震子” 。 一般来说 , 大多菌类都会生长在阴凉湿润的环境 , 但乌灵参却是与众不同 , 它生长在废弃的白蚁窝里 , 而且地表上面的结构不似大家熟知的菌类长成伞状的样子 , 而是和冬虫夏草差不多 , 不过却没有什么价值 , 因此并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 , 真正胜似黄金的是生长在地下部分的“黑蛋” , 也就是菌核部分 。
你敢相信吗?白蚁窝里长出的“黑蛋” , 竟然能达到数万元一斤 , 价格比黄金还要贵 , 而且数量十分稀少 , 在野外很难找到 , 不过面对千载难逢的致富机会 , 很多挖到的人却不愿出售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成熟后的乌灵参会呈现出不规则的椭圆形或是球形 , 颜色通常为蓝黑色 , 外壳表面还会有细纹和光泽 , 闻起来有一股特殊的气味 。 不识货的人挖到以后通常都会捏碎丢掉 , 但是识货的人却不愿卖 , 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
你知道吗?很多挖到乌灵参的人都不愿出手 , 究竟是因为品相不好卖不上价 , 还是想要留做己用呢?通常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 其一 , 乌灵参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 , 在气温上 , 要求22℃至28℃之间 , 海拔高度需达到600米至1000米左右 , 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要高 , 这样孢子才有可能萌芽 , 可见想要培育一株乌灵参的难度有多大 。
其二 , 乌灵参是我国国宝级珍稀中药材之一 , 在一些古典医术中有记载 , 它的药用价值非常高 , 不仅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 , 同时还有益气补血、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 。 最重要的是 , 它里边有17种能够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 是难得一见的补品 , 对人体颇有益处 。 其三 , 不管挖到的乌灵参是何品相 , 营养价值都是无可替代的 , 所以很多挖到的人都会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 以免用到的时候在市场上一金难求 , 或者是买不起 。
而且乌灵参晒干以后水分蒸发 , 即便是想要卖也是少之又少 , 自用的价值反而会更高一些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野外挖到也不
你敢相信吗?品相和成熟度刚刚好的野生乌灵参 , 通常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 , 再加上人工养殖的难度大 , 乌灵参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 有的甚至达到10万元一斤 , 其价格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据了解 , 乌灵参的品相大致分为三类 , “大花货”是品相里最差的一类 , 菌核基本上都是空心的 , 而且表面粗糙且肉质呈黄色 , 放在水中只能漂浮于表面 , 可即便是这样 , 也能保持在几百块钱一斤 , 价格仍然不菲 。 而第二类则是“二花货” , 是属于中等水平左右的品相 , 表面有些褶皱且菌核要比“大花货”饱满一些 , 且在水中能够沉下去 , 因为沉不到底所以比较便宜 , 售价在几千元以上 , 有些能达到上万元一斤 。
品相最好的要属“细花货” , 它的表面十分光滑圆润 , 而且菌核饱满结实有分量 , 不仅肉质白嫩还能沉于水底 , 是难得一见的佳品 , 因此价格能达到5万到10万元一斤甚至更贵 , 再加上其药用价值可遇不可求 , 也难怪很多挖到的人都不愿卖 。 对此你怎么看?在你的家乡是如何称呼乌灵参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 不要忘记点赞收藏加关注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 5千年前的冰人出土,科学家根据苔藓,还原出死者最后的33小时
- 蚁后的繁殖能力到底有多强?为什么又会吃掉自己的蚁后吗?
- 温顺至极却没有眼睛的蛇类—“捕虫蛇”,竟有着不一般的研究价值
- 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效率大大提高,更换壳层材料是关键之一
- 这种虫近期暴发,对人有危害吗?如何防范?
- 麦田怪圈的升级版,含水量为0的“死亡之圈”,神秘的让人感到恐怖
- 大量白蚁在这个季节突然出现,是什么征兆吗?
- 宁愿一天造访200个蚁穴才吃饱,也从不“赶尽杀绝”:先养着?
- “人类进化图”是个大骗局?出版商为了省事,误导观众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