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不仅是验证交会对接技术的平台 , 还是一个空间实验室 。 在轨运行期间也进行了各种空间科学实验 , 可以说是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2018年4月 , 天宫一号坠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 完成了它的使命 , 完美谢幕 。
天宫二号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只能说建设空间站的技术基础打好了 , 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 但要真正建设大型永久性空间站 , 我们要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
苏联研制发射成功了七个实验性单模块空间站 , 才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人类第一个大型永久性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的建设 。
事实证明 , 想要建设大型永久性空间站不能一蹴而就 , 还需要许多关键性空间技术的验证我们才能在太空中站稳脚跟 。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 , 作为备份存在的天宫二号也没有被浪费 。 经过改进研制 , 它有了自己的专属任务 ,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我国空间站建设进行多项技术验证 。
2016年9月15日 , 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 历经两年的在轨运行 , 天宫二号在轨期间获取了150TB 的数据 , 这些数据涵盖了空间天文 , 空间对地 , 空间微重力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科学实验数据 。
除了空间科学 , 在地球科学领域 , 包括海洋与海岸带变化监测 , 湖泊提取与变化监测 , 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天宫二号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想要建设大型永久性空间站 , 不能一蹴而就 。 还需要许多关键性空间技术的验证 。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承担起了这项任务 , 它不仅开启了航天员长达30 天
2019年 , 在运行了两年多后天宫二号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 而这也意味着我国将正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 。
天宫空间站2021年4月29日 , 中国航天再度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着寄托中国人美好愿望的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
天和核心舱是我国建设永久性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 。 它在天宫空间站中起着大脑和中枢的作用 , 不仅是空间站运行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 而且不管是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还是其他实验舱都要与核心舱进行对接 。
2021年4月29日12时36分 , 天和核心舱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 , 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 这也标志着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 而天和核心舱也开始正式运营了 。
单从外部的结构来看 , 天和核心舱的长度就已经达到了16.6米 , 最大直径是4.2米 , 重量是22.5吨 。 这
天和核心舱的主要构成分为了三个区域 , 最前面的球形舱体是节点舱 , 后面是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 节点舱就是天和核心舱的转换口和枢纽 , 上方是出舱口 , 其他的几个口都是对接停泊飞船和其他实验舱的 。
天宫空间站是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的T字形架构的复合体 , 这种模块化拼接方式 , 既省掉了很多冗余的结构 , 又保留了空间中足够的扩展性 , 可谓性价比极高 。
2021年4月29日 , 拥有着空间站大脑和中枢作用的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展开 。 与此同时 , 天和核心舱携带的很多黑科技也一一亮相 , 其中大力神臂、空间机械臂 , 备受瞩目 。
空间机械臂臂长是10.2米 , 自重700公斤 , 可以抓取重达25吨的物体 , 拥有7个自由度 。 它的肩部设置了3 个关节 , 肘部设置了1个 , 腕部设置了3个关节 。 每个关节对应一个自由度 , 自由度越多的机械臂 , 它的灵活程度就越高 。
携带着众多黑科技的天和核心抢运行一个多月后 , 2021年6月17日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这也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
2021年9月17日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驻留任务后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 。 2021年10月16日 , 中国空间站也迎来了第二个飞行乘组 , 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 , 圆满完成了了为期六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 。
2022年6月5日 , 神舟十四号带着第三批飞行乘组到访天宫空间站 。 根据计划 , 神舟十四号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 。
任务期间 , 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将先后于7月和10月发射 , 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转位 , 乘组将迎接并进驻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 , 共计划实施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转位、2至3次出舱 。
推荐阅读
- 7名宇航员“气化”,NASA隐瞒关键信息?回顾最惨烈的航天悲剧
- 首只进入太空的狗,在宇宙滞留六十多年,人类为什么要毒死它?
- 大幅度降低月球基地成本,欧洲太空激光3D打印机已经测试成功
- 干细胞储存成热潮,到底是“智商税”还是造福人类的新希望?
- 美国航天也有办不到的?天鹅座飞船点火故障,空间站轨道调整失败
- 帮太阳加速!自然光合作用效率不到1%,人工光合作用可提高18倍
-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3个月,返回后被抬出,因为身体“发生了变化”
- 被蛇吞下什么感受?科学家穿碳纤维防护服作死实验,心率飙升180
- 解读神秘的“奇点”,人类已知的物理定律在那里彻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