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内蒙女孩白蕊,成为清华博士、女科学家,凭啥( 三 )


她在信中将自己对生物的见解和热爱 , 都表达了出来 , 让施一公教授感受到了白蕊想要加入团队的真诚 。
施一公教授给白蕊回信:


欢迎你来实验室做实验 。
白蕊终于如愿以偿 , 进入中国最前沿的生物研究团队中学习和工作 。

来到梦寐以求的地方后 , 白蕊不敢有片刻的怠慢 。
因为这里高手如云 , 她也不再是特别突出的一个 。
而且她来到这里才发现 , 施一公的实验团队工作效率非常高 , 工作压力很大 。
她每天早上六点之前起床 , 先学习几篇文献 , 然后再去实验室 。
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三点一线:实验室、图书馆和宿舍 。
虽然白蕊非常努力 , 但还是遭到了施一公教授非常严肃的批评 。
每个研究生到了实验室后 , 都要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
而白蕊想选膜蛋白作为研究方向 。
可她不知道 , 这个课题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解决了 。
施一公觉得 , 白蕊对生物学最前沿的知识了解太少了 , 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 于是严肃批评了她 。
刚一进实验室 , 就被自己的偶像批评 , 白蕊的内心十分愧疚 。
好在师兄师姐们都很友爱 , 给了她很多安慰 。
虽然出师不利 , 但这也激起了白蕊要把这份事业做好的决心 。

(白蕊在实验室)白蕊最后选择了RNA的剪接体研究 , 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 。
当她向施一公教授征求意见的时候 , 对方有些惊讶 。
因为这个课题是近百年来 , 学术界一直没有攻克的难题 。
而白蕊作为一个新人 , 竟然想要尝试如此艰难的课题 , 让人很难信服 。
但随后 , 白蕊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盘托出 , 还把之前已经做出的实验成果拿给施一公看 , 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
施一公发现 , 白蕊这一次并不是“不知者无畏” ,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很多实验依托才选出的课题方向 。
于是 , 施一公将这个课题交给白蕊 , 并且向她承诺 , 无论有任何困难 , 都可以向他提 。
RNA的剪接体研究对人类的疾病有很重要的影响 。
白蕊曾经通过比喻来解释RNA的剪接体研究 , 让更多人能够理解它的作用 。
白蕊说:

如果说RNA是一部电影的话 , 那么基因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画面需要组合在一起才能讲好一个故事 , 而剪接体的作用就是将基因拼接在一起 。

如果镜头剪接错了 , 电影就会陷入混乱;而如果剪接体出现问题 , 那么各种遗传病、癌症就会出现 。
如果RNA的剪接体研究成功 , 将会规避人类的很多疾病 。
为了做好这个课题 , 白蕊每天废寝忘食 , 刻苦钻研 。
之后 , 她在《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期刊上相继发表5篇非常有价值的论文 。
白蕊用了四年时间 , 在这一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 。
很多研究人员在毕业之前都很难发表出一篇论文 , 而白蕊却在4年内 , 连发了好几篇有价值的论文 , 着实碾压了很多竞争者 。
白蕊的科研能力很快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
因为她为世界科研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 也代表着中国在世界科研领域的成果 。
别人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课程 , 白蕊仅用了四年时间就提前毕业 。

(白蕊)如此优秀的人才 , 很多企业都邀请她加入 。
清华大学承诺她教授职务 , 国外多家研究机构也向她抛来橄榄枝 。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 , 白蕊从此前程似锦时 , 她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 。
她要成为西湖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 , 将科研事业进行到底 。

白蕊的家人虽然一直以她为荣 , 但还是希望她能够像一个普通女孩儿一样 , 赶紧结婚生子 , 过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
他们经常打电话 , 要给白蕊介绍男朋友 , 或者不停催婚 。
但白蕊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 还不打算结婚 。
所以无论父母怎么催 , 她都一直我行我素 , 沉浸在科研的快乐之中 。
她一直觉得 , 自己有实验这个恋人已经足够 , 不需要现实中的恋人了 。
因为她不断攻克一个个世纪难题 , 能够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 , 也让她找到要为之一生奋斗的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