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旅游|长白山天池海拔2100多米,没有任何河流汇入,天池的水怎么来的?

越南旅游|长白山天池海拔2100多米,没有任何河流汇入,天池的水怎么来的?

文章图片

越南旅游|长白山天池海拔2100多米,没有任何河流汇入,天池的水怎么来的?

文章图片

越南旅游|长白山天池海拔2100多米,没有任何河流汇入,天池的水怎么来的?

文章图片

越南旅游|长白山天池海拔2100多米,没有任何河流汇入,天池的水怎么来的?

文章图片

越南旅游|长白山天池海拔2100多米,没有任何河流汇入,天池的水怎么来的?


在吉林省东部、我国与朝鲜的交界处 , 有一座著名的火山湖-长白山天池 , 海拔2189米 , 水面面积9.8平方公里 , 总蓄水量20亿立方米 , 平均水深为204米 , 最深处373米 ,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火山湖 , 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 。 长白山天池常年白云缭绕 , 在群峰掩映下 , 一波碧水晶莹剔透 , 景色十分壮观 。 同时 , 天池及其周围 , 是目前同纬度地带原始森林保存最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生态系统最为完整的区域 , 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为突出的自然保护地 。

大家知道 , 一个湖泊的水量要想保持平衡 , 其输入和输出的水量要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 输入主要依靠的是降水、河流汇入或者雪山冰川融水 , 而输出则主要集中在河流流出、蒸发以及下渗等方面 。 如果输入和输出的平衡打破了 , 比如输入量持续小于输出量 , 那么湖泊的水量将会不断减少 , 水面持续下降 , 湖泊也就萎缩了 。

【越南旅游|长白山天池海拔2100多米,没有任何河流汇入,天池的水怎么来的?】对于长白山天池来说 , 它的地形地貌比较特殊 , 天池所在位置海拔2100多米 , 是处于主峰的位置 , 周围的地势都要比它低 , 而且周围也没有河流汇入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长白山天池这么多年来 , 水位一直保持稳定 , 原因到底何在?
其实 ,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 , 按照刚才湖泊输入输出的原理 , 我们就能够猜测得八九不离十 , 因为对于一个湖泊来说 , 保持水位的稳定 , 其补给来源不一定全部来源于河流的输入 , 还有降水、冰雪融水等其它的补给方式 , 只要满足总输入约等于总输出 , 那么同样也能保障水位的稳定 。
首先 , 我们从降水量来看 。 由于长白山天池与日本海的距离非常短 , 来自海洋的湿热水汽很容易抵达这里 , 水汽在抬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 所以这里是吉林省甚至东北地区降水量最为充沛的地区之一 , 平均年降水量近1400毫米 , 历年最大降水量达1800毫米之多 , 这个级别的年均降水量 , 要比我国除南方一些省份外的其它地区都要高 。 天池面积较广 , 周围山体较高 , 这样就会收集和汇聚降水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

其次 , 从蒸发量来看 。 自然水体的蒸发量 , 既与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 也与空气的流动速率和温度紧密相关 。 在同等条件下 , 温度越低 , 单位面积的蒸发量就越小 。 长白山天池所在区域 , 年平均温度仅有-7.3摄氏度 , 多年水温在0.7到11摄氏度之间波动 。 在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6月份 , 长白山天池的水处于封冻期 , 结冰时间长达240多天 , 最大冰层厚度可达3米左右 , 这种情形就更加降低了湖水的蒸发量 。 通过监测数据来看 , 天池的年均蒸发量仅为450毫米左右 , 远低于降水量 。

再次 , 从季节性融水来看 。 在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5月中旬前后 , 天池区域的降水一般都是以降雪的形式体现了 , 这些降雪被固定在汇水区域的山体之上 。 所以 , 在每年的4月5月份 , 是天池水位最低的时候 。 从5月底开始 , 由于降水量的增加、冰雪的融化 , 湖泊的补给开始增加 , 水位开始上升 , 到8、9月份时 , 水位达到最高 。 因此 , 每年天池的水位呈现的是波动的状态 , 波动的幅度(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差值)约为2米 。

第四 , 从河流输出来看 。 虽然长白山天池没有河流汇入 , 但是有一条外流河 , 从位于天豁峰与龙门峰间的缺口处流出 , 经1.5公里的乘槎河后 , 形成一个落差近70米的瀑布 , 也就是长白山瀑布 , 注入下游的二道白河 , 从而松花江的源头 。

经过有关人员的测算 , 长白山天池每年经瀑布流出的水量为0.416*10^8立方米 , 湖面的蒸发量为0.044*10^8立方米 , 也就是说每年总体上天池的总出湖水量约为0.46*10^8立方米 。 在输入方面 , 每年天池接收的降水量加上冰雪融水的总量 , 之和仅为0.303*10^8立方米 , 这个数值与出湖水量有着一定的差距 , 这个情况表明长白山天池的水量补给 , 势必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方式 , 否则 , 湖水肯定会“入不敷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