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的知识科普(二恶英的毒性、来源及防范措施)


二恶英的知识科普(二恶英的毒性、来源及防范措施)


二恶英(Dioxin)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二恶英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简称PCDF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 。 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 , 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 , 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 , PCDFs有135种异构体 。 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 , 因此 , 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 。
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 。 它的毒性十分大 , 是砒霜的900倍 , 有“世纪之毒”之称 。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 环保专家称 , “二恶英” , 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 , 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 。 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 , 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 , 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 , 悬浮于空气中 。 另外 , 电视机不及时清理 , 电视机内堆积起来的灰尘中 , 通常也会检测出溴化二恶英 。 而且含量较高 , 平均每克灰尘中 , 就能检测出4.1微克溴化二恶英 。
二恶英的毒性因氯原子的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异 , 故在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中用他们的含量乘以等效毒性系数(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TEFs)得到等效毒性量(toxic equivalentTEQ) 。 二恶英中以2 , 3 , 7 , 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2 , 3 , 7 ,
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 , 3 , 7 , 8-TCDD)的毒性最强 , 只要一盎司(28.35克) , 就可以杀死100万人 , 相当于氰化钾(KCN)的1000倍 , 这是迄今为止化合物中毒性最大且含有多种毒性的物质之一 , 因此对它研究也最多 。
二恶英的来源大气环境中的二恶英90%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 。 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各种废弃物特别是医疗废弃物在燃烧温度低于300-400℃时容易产生二恶英 。 聚氯乙烯塑料、纸张、氯气以及某些农药的生产环节、钢铁冶炼、催化剂高温氯气活化等过程都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恶英 。
二恶英还作为杂质存在于一些农药产品如五氯酚、2 , 4 , 5-T等中 。 城市工业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形成机制仍在研究之中 。 目前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1.在对氯乙烯等含氯塑料的焚烧过程中 , 焚烧温度低于800℃ , 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 , 极易生成二恶英 。 燃烧后形成氯苯 , 后者成为二恶英合成的前体;2.其他含氯、含碳物质如纸张、木制品、食物残渣等经过铜、钴等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不经氯苯生成二恶英 。 3.在制造包括农药在内的化学物质 , 尤其是氯系化学物质象杀虫剂、除草剂、木材防腐剂、落叶剂(美军用于越战)、多氯联苯等产品的过程中派生 。
大气中的二恶英浓度一般很低与农村相比 , 城市、工业区或离污染源较近区域的大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恶英 。 一般人群通过呼吸途径暴露的二恶英量是很少的 , 即估计为经消化道摄入量的1%左右 , 约为0.03pgTEQ(kg?d) 。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 经呼吸途径暴露的二恶英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 有调查显示 , 垃圾焚烧从业人员血中的二恶英含量为806pgTEQ/L , 是正常人群水平的40倍左右 。 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二恶英可以吸附在颗粒物上 , 沉降到水体和土壤 , 然后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入人体 。 食物是人体内二恶英的主要来源 。 经胎盘和哺乳可以造成胎儿和婴幼儿的二恶英暴露 。 经常接触的人更容易得癌症 。
健康影响二恶英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 。 它们能干扰机体的内分泌 , 产生广泛的健康影响 。 二恶英能引起雌性动物卵巢功能障碍 , 抑制雌激素的作用 , 使雌性动物不孕、胎仔减少、流产等 。 低剂量的二恶英能使胎鼠产生腭裂和肾盂积水 。 给予二恶英的雄性动物会出现精细胞减少、成熟精子退化、雄性动物雌性化等 。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 在生产中接触2 , 3 , 7 , 8-TCDD的男性工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促卵泡激素和黄体激素增加 , 提示它可能有抗雄激素(antiandrogen)和使男性雌性化的作用 。

二恶英有明显的免疫毒性 , 可引起动物胸腺萎缩、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等 。 二恶英还能引起皮肤损害 , 在暴露的实验动物和人群可观察到皮肤过渡角化、色素沉着以及氯痤疮等的发生 。 二恶英染毒动物可出现肝脏肿大、实质细胞增生与肥大、严重时发生变性和坏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