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风味烤肉和火把印第安人是美洲很多土著人的共同称呼 , 人群各有不同 , 饮食结构也大不相同 。 中南部印第安人以玉米、土豆为主食居多 , 巴西、秘鲁的印第安人爱吃羊驼肉 , 而美国的印第安人以畜牧、狩猎为主 , 所以对牛肉也情有独钟 。
在烹饪土豆时 , 印第安人会选择热量更高的油炸方式 , 其中最多的油脂来源就是油鸱幼鸟 。 同样的 , 在烤肉的制作过程中 , 鸟油会被涂抹在肉类表面 , 让烤肉香气更加浓郁 , 和蜂蜜、浆果和花朵搭配 , 就形成了南美著名的印第安烤肉文化 。
印第安文明很早就有了使用火的能力 , 但是因为供照明使用的油脂却很稀少 , 最主要的原因是落后的植物油压榨技术 , 以及家畜驯养的时间较短 , 没有大量脂肪炼制动物油 。 油鸱因为获取简单 , 油脂含量巨大 , 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南部印第安人的照明首选 。 其炼制的鸟油可以用于油灯 , 幼鸟尸体被晒干串在棍子上作为火把 。
经过数个世纪的捕杀 , 油鸱的数量一度下降到用“稀有”来描述 , 历史上随处可见的景象一去不返 。
油鸱的灭绝和保护从1803年到1892年这近百年间 , 美国白人通过挑动印第安人互相残杀或直接屠杀的方式 , 造成了近一亿印第安人死亡 , 并使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从5000万下降到现在的500万人左右 。 剩余的印第安人大部分被美国同化 , 丧失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祖先生活的土地 。 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导致了许多美国领土回归原始的无人状态 , 或用于农耕开发 。 但由于油鸱生活在森林和山峦地带 , 借此得以休养生息 。
同时由于油鸱的特有的回声飞行系统 , 被南美许多国家列为保护动物 , 用于游客观赏和学者考察研究 。
如位于委内瑞拉拉莫纳拉斯州卡利贝市的鸟洞国家公园 , 因其中心区域有一个长度达10公里的石灰岩洞穴而得名 。 在此处生活的油鸱数量预估达一万只以上 , 是不折不扣的油鸱家园 。
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使命 , 油鸱为数千年印第安文明发展提供了光与热 , 印第安文明又为人类贡献了玉米、西红柿、烟草、可可等优良种子和种植技术 。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30周年到来的日子 , 希望每个物种都能有权利生活在地球上 , 不止是人类 。
【鸟太胖了会怎样?油鸱因含油量高,被印第安人当作“油包”炼油】作者:旧时梦话 初审:丁孩儿 校稿编辑:W
推荐阅读
- 那些你绝对没见过的神奇动物和精彩抓拍瞬间,太让人惊叹了
- 蝙蝠祖先是谁?科学家在内蒙发现1.25亿年前的化石,谜团终被揭开
- 自然界真实存在的10种“逆天”蝙蝠,看得让人一言难尽...
- 为了躲避鸟类捕食,蝙蝠会模仿胡峰的叫声?
- 食蛙蝙蝠的记忆能保留4年之久,为什么科学家却说,这不是好事?
- 地球上曾经下过一场200多万年的雨,这样的天气未来还会出现吗?
- 我有一个赶不走的“房客”,他的名字叫:情绪
- 改变未来降噪技术的关键——飞蛾。
- 火星5个月内发生地震174次,这意味着什么?难道火星要复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