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数量相当庞大 , 而最典型的洄游鱼类包含了鳗鱼、鲥鱼、东方鲀、草、青、鲢和鳙鱼等鱼类 。 而这次出现的白鱼、黄白鱼等鱼儿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不过 , 曾经人类活动以及环境改变 , 对整个太湖以及太湖水系的影响非常大 。 尤其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 , 沿江和沿湖大量闸坝的兴建、60~70年代的“围湖造田”以及破坏性渔具渔法的使用 , 导致大规模的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以及沿岸带产卵的定居性鱼类资源数量减少 , 从而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系统转变 , 以及鱼儿的大规模减少 。
而仅仅只有湖泊水性低龄鱼种群数量 , 在人为繁殖保护措施下逐步增加 , 最终形成了以刀鲚、银鱼等为主体和年变幅较大的太湖鱼类资源格局 。
所以 , 改变了太湖原有的生物资源分布情况 。 不过 , 在资源分布不佳的状态 , 我国进行了对整个太湖以及太湖水系的保护 , 我们也看到了其他的鱼儿种群恢复 。
而在鱼群恢复之后 , 西苕溪的保护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 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西苕溪是太湖上游的重要支流 。 是连通太湖的重要通道 。
所以 , 在种群扩大之后 , 我们也才看到了大规模鱼群洄游的情况 , 就是这样的 。 因为两个地区的生态系统都迎来了转变 , 变好了 , 适合它们的生存了 , 本身也是洄游区 。 所以 , 这才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 就是这样来的 , 不用感到奇怪 。
总结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个问题 , 那就是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大家一起来实施才行 , 无论是重要的河流还是水源支流区域 , 我们都应该有效地保护 , 这样才可能看到更多的生物出现 。
而在长江禁渔实施之后 , 我国其他大小河流也实施了同样的计划 , 也让我们看到了生物种群的恢复 , 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 未来我们可能甚至会遇到百年一遇的生物种群出现景象 , 所以继续努力 , 好好保护水源 , 保护生态系统才是最关键的 。
大家不要觉得保护生态系统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 , 如果再不进行保护 , 我们将可能“无鱼可食用” ,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
连鱼苗都不给生长的机会 , 大规模地破坏 , 我们还怎么可能看到鱼 。 并且我国在实施禁渔计划之后 , 也提供了一定的补助 , 也能够缓解一下大家的压力 。 所以 , 大家不要看到生物种群恢复——大规模的鱼群活动 , 又想去捕捞 , 那是属于违法的行为 , 这个要注意 。
【40多年未见过!浙江安吉出现大规模鱼群,太湖鱼为什么去安吉了?】
推荐阅读
- 水库上万条野生鲫鱼逆流而上,竟是为产卵洄游,为何今年这么多
- 一斤8000元!9条罕见的刀鱼现身靖江鱼塘,鱼塘主:从未放过鱼苗
- 湖州为啥“没了”太湖?背后是江苏、浙江的争议与交易
- 太湖的“致富经”银鱼,曾造福21个省,如今为何却被判“死刑”?
- 江苏一轿车冲入太湖,附近挖机生死救援,婴儿被拉上时网友破防了
- 黄河每天将鱼冲入大海,淡水鱼在海中无法存活,这些鱼都去哪了?
- 玄中记手游搬砖新手职业推荐
- 黑龙江之殇:野生大马哈鱼溃败,增殖放流给别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