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 八 )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仪器
(1)输液泵
(2)检测器:有紫外、荧光、电化学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 。
紫外检测器:原理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适用于有紫外吸收的组分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获得三维光谱-色谱图 , 同时提供定性定量信息 。
荧光检测器:原理是荧光强度与组分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
电化学检测器:原理是当组分经过电极表面时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产生电量(Q)的大小符合法拉第定律:Q=nFN;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散射光的强度(I)与气溶胶中组分的质量(m)有下述关系: I=kmb或lgI=blgm+lgk
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
(一)平面色谱的基本术语和公式

参数
公式
目的和作用
备注
定性
参数
比移值Rf
平面色谱
定性分析
相对比移值Rr
面效
参数
理论塔板数n
n=16(L/W)2
平面色谱
分离效率
塔板高度H
H=L0/n
分离
参数
分离度R
平面色谱
分离度
分离参数SN
(二)主要平面色谱类型
色谱类型
分离原理
载体
固定相
流动相
Rf顺序
吸附薄层色谱
吸附
硅胶
有机溶剂
极性小的Rf值大
正相薄层色谱
分配
硅胶

有机溶剂
极性小的Rf值大
反相薄层色谱
分配
硅胶
硅胶键合相
水-有机溶剂
极性小的Rf值小
纸色谱
分配
滤纸

水-有机溶剂
极性小的Rf值大
(三)吸附薄层色谱条件的选择
根据被测组分的极性大 , 选择吸附剂的活度要小 , 流动相极性要大;被测组分的极性小 , 选择吸附剂的活度要大 , 流动相极性要小 。
1.被分离物质的极性与结构的关系
(1)基本母核相同 , 基团极性愈大 , 分子极性愈强;极性基团数目增加 , 分子极性增强 。 常见的取代基极性大小顺序: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二甲胺<脂类<酮类<醛类<硫醇<胺类<酰胺<醇类<酚类<羧酸类 。
(2)分子双键愈多 , 共轭度愈大 , 吸附性愈大 。
(3)空间排列影响极性 , 如能产生分子内氢键的分子极性下降 。
2.吸附剂的活度选择 被分离物质的极性大 , 吸附剂活度要小 , 以免吸附太牢 , 不易洗脱;被分离物质的极性小 , 则吸附剂的活度要大 , 以免不被吸附 , 而无法分离 。 可改变板活化温度和时间来控制吸附剂的活度 。
3.展开剂的极性 按相似相溶原则选择 。
物质极性
吸附力
展开剂极性
备注



避免吸附太牢 , Rf太小



避免不被吸附 , Rf太大
单一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环己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烷<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 <正丙醇<乙醇<甲醇<吡啶<酸<水 。
4.混合溶剂选择的一般规则 先用单一的中等极性展开剂试验 , 得出合适的极性 。 再改用二元展开剂 , 调节比例达到预期的极性 , 得到混合展开剂 。 目的是通过混合展开剂的极性和溶剂的强度 , 使各组分具有适宜的Rf值 , 从而达到良好的分离效率 。
第二十一章 色谱联用分析法
(1)GC-MS的原理:气相色谱仪分离试样中各组分 , 起着样品制备的作用;接口把气相色谱流出的各组分送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 起着气相色谱和质谱之间适配器的作用;质谱仪将接口依次引入的各组分进行分析 , 成为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计算机系统控制气相色谱、接口和质谱仪 , 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 由此同时获得色谱和质谱数据 , 对复杂试样中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