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渐趋个性化、定制化,旅游新职业也卷起来了?( 三 )


民宿管家方面 , 主打别墅度假产品的趣墅在成立之初 , 各地门店就已配备了民宿管家 , 至今已遍布趣墅超1000套的房源 。 趣墅佛山项目负责人刘赞向新旅界介绍 , 趣墅管家的工作 , 主要分为:住前入住信息的确认以及周边吃喝玩乐项目的推荐 , 住中根据客人需求进行相关设备的调整和生活用品的补充等 , 退房之后还会对客人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和回访等 。
“与传统酒店服务人员的相比 , 民宿管家从事的相关工作没有那么标准化和流程化 。 客人住民宿的时候需求更多样化 , 面对他们不同的诉求 , 我们需要去给他们做更丰富的行程规划 , 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 , 比如他们需要社交、需要聚会、需要与家人有更多陪伴的时间 , 而管家可以给他做一些针对性的环节和场景布置 , 所以民宿相对来说更加人性化 , 更多一点温馨和互动 。 ”刘赞表示 。

趣墅佛山鹭湖别墅(图源:趣墅官微)
新旅界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 , 如今民宿管家的工作相关职能与流程实际上与旅游定制师高度相似 。 橙子在路上定制游的定制师谭勇告诉新旅界 , 旅游定制师的工作流程基本也是分为行前对客户诉求的了解、行程的规划与调整 , 客户需求确定后再开始联系交通、住宿与导游中间如果衔接的不到位的 , 需要随时都要提供支撑和服务 , 因此旅游定制师是贯穿整个游玩过程的 。 “其实客户知道定制游更贵 , 但他还找我们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够好 。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刘杰认为 , 这是因为现阶段的旅游新职业已经逐渐在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 。 不管是研学旅行指导师还是民宿管家定义中都有提到策划以及定制化的内容 , 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们希望得到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 并愿意为此溢价买单 。 同时 , 大众旅游时代及互联网环境下 , 体验经济成为新名词 , 例如:酒店试睡员、旅游体验师、旅游博主等 , 这些职业参与旅游体验为主 。
趣墅创始人、CEO余旭日对此也持类似观点 , 他认为 , 文旅行业已经进入到内容为王的时代 , 区别于之前高度的规范化、流程化的技能型的职业 , 新兴的内容型职业更多是基于个人的创造 , 或者一些人文情怀的营造 。 正是因为文旅产业从原来的基础功能型的发展向体验型旅游的发展 , 现在才会涌现出一批内容型的岗位 , 它是非标的、非流程化的 , 更多的是凭借从业人员的能力与见识 , 带领游客去深度体验的 。

趣墅融创溪谷秘境 (图源:趣墅官微)
“接下来 , 旅游行业大的趋势就是从标准到非标 , 从大众到个性或小众 , 即从所谓的功能型的旅游向体验型的旅行转变 , 在这个背景下衍生出来新的职业发展的特点 , 一定是注入更多人文关怀的 , 并且有深度的个性体验的要素在里面的 。 同时旅游从业者不能只会一门的技能 , 它需要注入更多的人文元素 , 更多的个人的技能特长 , 从而形成从业者的IP , 然后往IP化的方向发展 , 会更受消费者欢迎 。 ”余旭日表示 。
高校和旅游人如何拥抱新职业?
疫情下的文旅行业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 , 很多文旅相关的细分领域正在被重塑 , 由此衍生出来的旅游新职业、新特点也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高校和旅游人在此过程中如何应对与调整也备受关注 。
以民宿管家为例 , 刘杰认为 , 该职业的认定对于高校在民宿管家相关专业的增设上起了指导性的作用 。 未来 , 各大高校可以根据民宿管家新职业的标准 , 开设专项课、选修课以及新的相关专业 ,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行业进行人才储备与扩容 。

莫干山民宿管家培训中心(图源:木亚文旅)
一方面 , 民宿企业可以以协会的形式跟高校开展长期合作 , 成立奖励基金以及实践基地合作模式 , 奖励基金用以资助本专业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 , 实践基地一方面解决民宿企业用工问题 , 一方面给到学生们更多在民宿企业实习 , 了解民宿行业 , 实践所学专业知识的机会 , 以此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致力民宿行业以及乡村振兴事业 。
另一方面 , 高校应积极引进更高的服务知识体系 , 比如增加跟旅游业相关的营销类新媒体类课程 , 满足当下互联网时代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 。 然后 , 寻找在民宿行业内优秀品牌的民宿主以及专业人才 , 邀请其成为外聘讲师给本专业的学生们进行授课与指导 , 有利于学生们更有针对性地了解新职业以及整个行业的新风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