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进藏旅游晕倒事件频出!是这届旅客身体素质不行,还是另有隐情?

千岛湖|进藏旅游晕倒事件频出!是这届旅客身体素质不行,还是另有隐情?

文章图片

千岛湖|进藏旅游晕倒事件频出!是这届旅客身体素质不行,还是另有隐情?

文章图片

千岛湖|进藏旅游晕倒事件频出!是这届旅客身体素质不行,还是另有隐情?

文章图片

千岛湖|进藏旅游晕倒事件频出!是这届旅客身体素质不行,还是另有隐情?

旅游旺季 , 西藏成为热门旅游地 , 有人上传西藏美景照片 , 令人心向往之 。 但有西藏本地旅游从业者发现 , 近期 , 当地因高原反应晕倒的旅客数量上升 , 前几天 , 网络上更传有旅客在日喀则被急救的视频 。
这届旅客身体素质不行?还是有其他隐情?西藏本地从业者分析 , 旅客晕倒背后 , 原因并没那么简单 。

【包车去拉萨 , 没备氧气瓶】
西藏导游任飞搀扶着一位70多岁的老年人上布达拉宫(下文简称“布宫”) , 这座海拔3700米的宫堡式建筑群 , 位于西藏拉萨 , 高200米 , 它起建于山腰 , 主体分白宫和红宫两部分 , 巍峨耸立 , 气势雄伟 。
自6月起 , 西藏正式进入旅游旺季 , 在拉萨 , 北京中路从早到晚人流如织 , 夜晚灯光交错 , 树影婆娑 , 游客的身影映衬在布宫的白墙上 。
能在有生之年来趟西藏 , 看一眼这世界屋脊上的璀璨明珠 , 是多少人的旅行梦想 。 这位70多岁的老人也是如此 , 从小生活在内陆城市 , 退休后 , 带大孙辈 , 终于抽出空 , 与朋友一起 , 看看祖国大好山河 。
老人与其他几十位亲友同事一起 , 在家乡找了一位进藏向导 , 包了大巴车 , 一路从我国中部南下西进 , 16天的行程 , 最终到达西藏 。

正值旺季 , 布宫一票难求 , 年轻散客拼着网速和手速奋力抢票 , 而中老年或者外地组团客 , 大多通过西藏本地旅行社统一购票 。
布宫人多 , 台阶颇陡 , 老人的背包也沉 , 任飞担心老人身体 , 想上前帮一把 。 “不用你帮忙 , ”老人逞强 , “我身体好得很 , 自己慢慢儿上 。 ”
任飞从业多年 , 发现今年来藏旅客呈大龄趋势 , 且多在当地包车或自驾 , 一般会配一进藏向导 , “旅客很多情况都不知道 , 直说让我们去问向导 , 我们发现 , 所谓向导 , 或许只是有几次进藏经历的非专业人士 。 ”
近期 , 西藏本地旅游从业者发现 , 今年因高反晕倒的旅客数量增多 , 任飞时不时看到从布宫上抬下来的旅客 , “按理说不该 , 夏季是西藏含氧量较高的季节 , 高反晕倒的多是散客或组团客 , 我不确定他们所在车辆是否有氧气瓶和急救药品 , 他们在进藏前 , 是否结合自身情况了解了进藏须知 。 ”
【胆大的自驾和穷游旅客】
布宫海拔3700米 , 尚有人或因激动或缺氧而导致晕倒 , 在海拔更高的地区 , 旅客高原反应屡见不鲜 。
7月3日 , 一男子在日喀则加乌拉山出现高原反应 , 当地海拔超过5000米 , 根据现场视频 , 同伴争分夺秒为其施救 , 并拨打120 , 有疑似司机的热心人从车中拿出氧气瓶和面罩 , 供其吸氧 。
据顶端新闻报道 , 出发前 , 该男子所在团的领队提前说明需要准备的救援设备 , 但男子却以自己身体好为由拒绝 。
“只要是西藏本地的旅行社 , 大小车中一定会备有氧气瓶等物资 , ”任飞说 , “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病的旅客 , 会做出特别提醒 。 ”
自驾、组团客、穷游散客尤其“漠视”当地旅游的安全常识 , 在西藏开旅行社的唐明说 , 绝大多数自驾和组团客的车中 , 都没有配备急救物资 , 仅靠向导带领 , 就敢在西藏大小公路上驰骋 。
唐明说 , 社交和短视频平台上的取向 , 极大影响了西藏旅游的旅行社生存生态 。 穷游、自驾游呼声肆起 , “不是说穷游和自驾完全不好 , 以前没来过西藏的客人 , 都是在西藏本地旅行社报团 , 西藏这边全程安排好 。 ”
但现在 , 不少穷游的旅客在网上做做功课就进藏 , 甚至仅有过几次进藏经验的人 , 就敢自行组织旅游团进藏 , “租个大巴车拉一车人 , 万一出事 , 全傻眼了 。 ”唐明说 。

【旺季虽至 , 旅游从业者却不忙】
2014年8月18日中午 , 一辆自西藏拉萨开往林芝的大巴车 , 在林芝路段因前轮爆胎 , 驶进左侧尼洋河内 。 根据报道 , 车上载有45人 , 43人为游客 , 在当时 , 事件造成13人失踪、3人死亡、29人获救 。
“盘山路难走 , 极易发生事故 。 ”唐明称 , “自那以后 , 在藏的旅游大巴车受到严格限制 , 最大不能超过29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