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三 )


科研仪器的高度共享 , 利用率非常高 ,科研的自由度很大 。 他们采用一种培训、考核、自由预约(大型设备网上预约 , 小型或课题组内设备登记预约的方式)、自主测试的模式 。 现就透射电镜来看一下国外的大型设备管理运作机制 。 化学系有三台透射电镜 , 其中一台高分辨电镜、两台扫描电镜、两台原子力AFM电镜及一些相关的喷金 , 镀碳膜的附属设备 。 管理这些设备只有两位技术人员(technician) 。 technician在英国高校的地位是很高的 , 工作也很稳定 , 因为没有他们 , 设备就运转不起来 。 课题组的管理还是由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自己负责组织和管理的 。 有时候technician也附属于某些课题组 , 比如 , Bristol的电镜主要是由两个大课题组的经费来维持的 , 所以管理电镜的technician平时也参加我们课题组的组会 , 但是他们一般不做科研 , 两人中有一个年轻人也是博士 , 后来教授推荐他去了另外的高校谋得了教职 。
一般来说设备只要是使用 , 难免会出问题 。 但多套设备就能保证正常的使用 , 当多套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的时候 , 三台透射电镜各有定位 ,因为透射电镜的使用一般要经过培训后大概20小时的上机练习才能掌握所有的基本功能的使用 , 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 , 所以其中一台主要用来培训 , 练习和做选区衍射分析;另一台配备了高分辨的CCD系统 , 能照高倍数的照像 , 但没有安装能谱系统 , 这样就使两台电镜各有所长 , 保证大家根据自己的测试要求来选择 。 第三台是高分辨的TEM , 能做晶格高分辨照片 , 这台设备一般只能由电镜管理人员来操作 , 要做的话是要单独收费的 。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 国外的一流大学在科研的组织管理 , 测试平台的搭建方面等方面非常有经验 , 形成了一套严格培训 , 自主预约、自行操作、资源共享的科研软硬件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