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湖北女子生下脑瘫男婴,却不离不弃,19年后儿子考上北大( 三 )


于是她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 , 从此之后 ,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
照顾一个脑瘫患儿 , 其难度可想而知 , 丁丁虽然智力正常 , 但是却依旧表现的反应很慢 , 邹翃燕教他东西的时候 , 往往要重复上百遍 , 他才能反应过来 。
幸好母亲本身就是做的幼儿教育工作 , 在这方面算个专家 。
尽管儿子的接受能力差 , 但邹翃燕并没有嫌弃他 ,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 , 她心里觉得很满足 , 这个孩子无论在别人的眼里多么不正常 , 在母亲的眼里都是最可爱的孩子 。

因为丁丁是个脑瘫患儿 , 旁人对他往往投来异样的眼光 , 对邹翃燕也抱着同情 。 邹翃燕却并不想让丁丁在别人的同情里生活一辈子 , 她最想做的是想让丁丁如一个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
脑瘫并非不可战胜的顽疾 , 邹翃燕开始不厌其烦地教给丁丁说话认字 , 带他出门 , 让他认识这个世界 。
丁丁大部分时间是毫无反应的 , 母亲跟他说话 , 他也意识不到 。
但邹翃燕相信 , 坚持下去就会有奇迹 。 在邹翃燕的坚持下 , 丁丁长到四五个月的时候 , 终于能够对母亲说的话做出正常的反应 , 连医生都说这是奇迹 。
孩子又长大一点之后 , 邹翃燕开始教他走路 , 教他使用筷子 , 教他抓东西 , 丁丁的运动神经发育得不好 , 浑身都没什么力气 , 所以要长期接受按摩治疗 。
因此每天下班之后 , 邹翃燕就用自行车带上儿子走将近一个小时的路 , 到全市最好的按摩门店去 , 她一点儿也没觉得辛苦 , 因为她看到她的孩子在一天天的变好 。
勤学苦练
有时候 , 会有人劝邹翃燕没必要那么执着 , 学不会筷子可以用勺子 , 学不会走路将来可以用拐杖轮椅 , 但邹翃燕不愿意 。
作为一个脑瘫患儿 , 丁丁的未来可想而知会比同龄人艰难很多 , 正是因为这样 , 邹翃燕希望在自己还年富力强的时候 , 把自己能教会他的都教会 , 哪怕为之付出再多 。
这样 , 哪怕将来自己有一天离开了 。 丁丁也能做到自己独立的生活 , 父母之爱子 , 则为之计深远 。
在邹翃燕的训练下 , 丁丁渐渐地能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说话吃饭了 , 甚至有时候邹翃燕带着他出去玩 , 他和别的孩子做游戏 , 没人能看出来这孩子是脑瘫 , 这当然是邹翃燕在背后努力的结果 。
甚至到丁丁七岁那年 , 他成功地和其她的孩子一起进入了小学 , 邹翃燕更加欣慰 。
当然 , 很多差距依然很难追上 , 丁丁写字的速度比其他同学几乎慢一半 , 别的同学写作业写到7点 , 丁丁可能要写到9点还完不成 。
邹翃燕从不抱怨 , 儿子写作业的时候 , 她就点一盏灯在旁边做自己的工作 , 默默陪伴着儿子 。
同时 , 邹翃燕知道 , 像丁丁这样的脑瘫患者 , 最害怕的其实是心理上的自卑 , 身体上的苦痛可以战胜 , 但如果心理垮了 , 这孩子才是真正的站不起来了 。

所以邹翃燕私下里和老师商量 , 为了让丁丁能够追赶上同学的进度 , 希望能够相对减少丁丁的作业 , 比如别的同学做五遍的抄写 , 让丁丁只做两遍 。
这样 , 在时间上丁丁和别的同学显不出差距 , 孩子的心里就能好受一些 , 缺乏练习的东西 , 邹翃燕可以在之后抽时间再给孩子补上 。
老师得知丁丁的故事 , 内心非常动容 , 所以也就答应邹翃燕的请求 , 私下里会给丁丁减少作业的量 , 考试的时候也会默默的给丁丁把时间延长20分钟 。
让邹翃燕感到惊喜的是 , 丁丁其实是个特别爱学习的孩子 , 他虽然写字、阅读的速度比别的孩子慢 , 但十分勤学好问 , 而且医生早已诊断过 , 这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 。
所以 , 在日复一日的刻苦努力下 , 到了四年级左右的时候 , 丁丁的学习进度已经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 , 甚至不需要老师再特意给他延长时间或减少作业量 , 他也能够追上进度 。
但是 , 即便母亲小心翼翼 , 丁丁还是会注意到自己的不正常 , 尤其是在丁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实验中学之后 , 他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同学眼里的另类 。
因为肢体不协调的缘故 , 每次体育课 , 丁丁都显得格格不入 , 甚至一个简单的转身动作 , 丁丁都做得有些滑稽 。
【1988年,湖北女子生下脑瘫男婴,却不离不弃,19年后儿子考上北大】不知是谁传出去丁丁患有脑瘫的事情 , 从那之后 , 就有不少不怀好意的同学背地里给丁丁贴上“傻子”的标签 , 这让丁丁难受极了 , 甚至还给母亲打电话说 , 自己不想上学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