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将目光放远一点 , 从太阳到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带的距离 , 大约是40亿公里 , 太阳系有效引力范围可以达到最外侧的奥尔特星云 , 距离太阳8万亿公里 , 我们人类40多年前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 , 是目前为止运行最远的两个探测器 , 它们在太空中“高速”飞行了近50年 , 也才走到柯伊伯带的外侧 , 要想飞出奥尔特星云 , 起码还得上万年之久 。
再来看看银河系 , 整个银河系差不多有4000亿颗恒星 , 我们的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是一个非常普通、非常不起眼的恒星系 , 距离银河系中心2.5万光年 ,距离银河系外缘有6万光年左右 , 如果按照旅行者1号这样的飞行速度 , 飞出银河系超码还得需要几十亿年 。
银河系外围还有本星系群、本星系群上面还有室女座超星系团 , 室女座超星系团的直径达到了1亿光年左右 。 而室女座超星系团 , 也仅仅是直径930亿光年可观测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 由于宇宙膨胀速度和光速之间的关系 , 我们仅仅能够观测到可观测宇宙范围之内的宇宙空间 , 可观测宇宙的外部宇宙 , 我们穷极一切可能 , 也观测不到了 。
要想突破空间的束缚 , 在短时间内实现长距离的旅行 , 必须改变现有以燃料为动力的航天器飞行模式 , 但是即使以光速为单位 , 要想达到畅游宇宙空间也是奢望 , 毕竟遥远的星系距离地球 , 都是以几千万、上亿光年来衡量的 。 况且要想达到光速的话 , 按照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 所需要的能量输入将是无穷大 , 如果达不到可以随意使用星系能源的III级文明 , 根本想都不用想 , 然而我们地球文明现在也仅仅才0.7级 。
人类“被困”证据之三:维度的限制我们对三维空间早已司空见惯 , 对于三维以下的维度也很好理解 , 但是却极难理解四维及以上维度的状态 。 大家都知道莫比乌斯环 , 也就是将一个二维平面的纸条 , 通过旋转之后再将其首尾相连 , 那么这个环就再也不是一个二维平面结构 , 如果有一只蚂蚁在上面行走 , 那么就会从原来的正面走向原来的反面 , 最后回归原点 。 但是在二维世界中是无法实现这种翻转的 。
受莫比乌斯环的启发 , 有人提出了克莱因瓶的构想 , 就是将一个瓶子的颈部 , 通过延长翻转 , 穿过瓶子的外壁(不是直接穿越 , 而是从第四个维度进行穿越) , 这种结构的瓶子不分内外、里即是外 。 但是 , 这种概念中瓶颈的穿越 , 所依赖的是第四个维度 , 所以在三维世界中是无论如何也制造不出来真正的克莱因瓶的 , 现在我们购买到的模型 , 都是四维世界中的这种瓶子 , 在现实三维世界里的投影而已 。
从理论上来看 , 增加一个维度 , 就能够极大地缩短原来维度世界两点之间的距离 , 利用维度的增加来实现星际穿越是可行的 , 只是这种维度的穿越 , 难度不亚于将速度提高到光速 , 我们现在连想象都很困难 , 何况实际操作呢 。 在三维世界以外 , 宇宙中是否存在着更高维度的空间 , 我想有可能我们永远都找不到答案 。
人类“被困”证据之四:物质的局限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 包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认知 , 都是来源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这里面既有光线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力 , 也有地球吸引月球围绕运行的引力 , 当然还有微观层面的强核力和弱核力 , 这四种基本作用力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体系的基础 , 也成为我们探索和认知宇宙最核心、也是不可逾越的手段 。
但是 , 近几十年来 , 科学家们在对银河系及其它河外螺旋星系运行规律进行探测分析时 , 发现以星系中心的质量所提供的引力 , 不足以支撑外侧诸多恒星系的高速公转 。 同时科学家们在对La型超新星爆发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开展研究时 , 发现遥远目标星系的红移现象 , 证实了宇宙膨胀的事实 , 但这种膨胀效应与科学界最初确定的宇宙发展演化模型并不相符 。 上述这两个发现 ,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 在宇宙空间中还极有可能存在着另外的“不可见”物质 , 正因为它们的存在 , 推动着宇宙天体之间发生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的状况 。
据此 , 科学家们推测出了宇宙中存在着暗物质和暗能量 , 其中宇宙中的暗能量占比达到了69%、暗物质达到25% , 而我们可见的世界原子物质占比仅占5%左右 。 现在越来越多的直接或间接的线索表明 ,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 否则很多宇宙现象都无法合理地进行解释 。 我们可见的原子世界 , 才占到整个宇宙的5% , 绝大多数对人类来说都看不到、觉察不到 , 我们人类就像蒙上了双眼一般 。
推荐阅读
- 欧洲火星轨道探测器传回3D建模图像,我们越来越了解水手峡谷了
- 一个人在非洲面对一群鬣狗,是否有生还的希望?
- 仰望星空、喟叹人间
-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看似正常的现象,却隐藏着大秘密
- 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和人类还能存活多长时间?
- 星见闻|恒星故事之冬夜的星空
- 百看不厌,史无前例,这就是韦伯拍的最美4张宇宙图
- 15万年前“工业痕迹”,在青海出现?地球文明真的在循环往复吗?
- 婆罗洲发现杂交神秘物种,竟有生育功能!科学家:人类或需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