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而 , 纵使从我们的视角来看 , 人类科学技术和文明程度在飞速发展 , 但是我们所能触及到的宇宙空间范围 , 与整个宇宙的空间尺度、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相比 , 实在是微不足道 , 就拿距离最近的太阳系外恒星-比邻星来说 , 和我们的距离才有4.2光年 , 但就是这个距离我们想要到达 , 以现有科技水平或者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发展速度 , 真可谓“黄粱一梦” , 我们人类似乎被困在地球上、被困在太阳系中了 , 难怪有人说我们人类是外星人“圈养”起来的生物 。
人类“被困”证据之一:生命的孤独我们以地球上碳基生命为蓝本 , 构造出了宇宙空间中能够诞生生命形式所必须具备的几大要素框架 , 即所居住的行星处于恒星系的宜居带、拥有液态水、有浓度适宜的大气层、有稳定的磁场等等 , 地球正是这些必要条件的完美组合 ,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 , 在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过程中 , 为生命形式的开启和演化 , 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物质和能量的积累 , 简单的有机物质率先合成 , 然后在特定的、严苛的条件下 , 再进一步聚合形成蛋白质、糖类等有机大分子 , 然后以一种目前还没有被完全了解的突变过程 , 由不具备生命特征的有机大分子 , 组合成了具备生命特征的细胞所需要的各种要素 , 最终组合成细胞并激发出生命活性 。
在地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影响下 , 这些最原始的生命单元-单细胞生命体开启了漫长的生命进化历程 , 生命体的结构变化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生活区域由水域到陆地、神经活动由低级到高级的基本特征 。 人类正是在物质、能量和时间的积累延续、生命体不断进行着进化“试错”的几十亿年中 , 逐渐从其它生物中脱颖而出 , 最终成为世界的主宰 。
由于宇宙空间中所有星体的形成 , 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似性 , 组成相应星体和物质的元素和粒子又具有同源性 , 所有物体的运动和演化也遵循着相同的物理规律 , 那么 , 如果按照地球上生命体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所需的条件 , 在整个宇宙空间中 , 势必会存在着诸多和地球相似的星球 , 以及所创造出的生命形式 。 只不过由于星球形成的时间不同、恒星系大环境不同、能量输入的途径不同 , 创造生命形态形成的激发条件也会出现差异 。
【四个方面的证据,证明人类好像是被困住的“囚徒”,我们太孤单了】
但是截至目前 , 我们发射的众多探测器、以及通过诸多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分析 , 都没有在宇宙空间中获得有关地外生命形态存在的确切证据 , 这里面固然有我们观测能力不够的问题 ,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看 , 宇宙空间中能够产生生命形式的区域 , 可能没有我们理论上判断的那样多 , 甚至非常稀少 , 我们在宇宙空间中的孤独感从此陡升 。
人类“被困”证据之二:空间的束缚几十年的航空航天技术飞跃发展 , 使人类的足迹早已送上月球这一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之上 。 但是自从阿波罗计划实施以后 , 数十年来人类再没能踏上月球 , 38万公里的距离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 , 还显得非常遥远 。 拿近年来很多国家为之趋之若鹜的火星来说 , 其距离地球5500万公里 , 这个距离是地球半径的近1万倍 , 以现在技术科技水平发射探测器到火星 , 还得几个月的时间 , 天问一号已经成功抵达火星轨道 , 承载着华夏子孙数千年来的梦想马上要踏上火星表面 , 然而这也仅仅是探测器抵达 , 要想人类登陆到火星 , 从目前来看还非常困难 , 还需要至少几十年的努力 。
推荐阅读
- 欧洲火星轨道探测器传回3D建模图像,我们越来越了解水手峡谷了
- 一个人在非洲面对一群鬣狗,是否有生还的希望?
- 仰望星空、喟叹人间
-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看似正常的现象,却隐藏着大秘密
- 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和人类还能存活多长时间?
- 星见闻|恒星故事之冬夜的星空
- 百看不厌,史无前例,这就是韦伯拍的最美4张宇宙图
- 15万年前“工业痕迹”,在青海出现?地球文明真的在循环往复吗?
- 婆罗洲发现杂交神秘物种,竟有生育功能!科学家:人类或需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