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33家干细胞临床机构通过备案,已备案项目中涉及哪些疾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起源于早期中胚层 , 并且能够自我更新和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 。
MSCs一般来源于胎盘、脂肪、牙髓、骨髓以及脐带和胎儿内脏等器官组织 。 其中 , 脐带作为在母体和胎儿之间运输营养物质的纽带 , 同样含有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 。
并且相较于易受供体的年龄因素影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易受到医学伦理限制的胎儿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而言 , 增殖效率高、供体广泛、病毒感染率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 可能是临床应用时的更好的选择 , 这些优势也使得hUCMSCs在再生医学领域备受关注 。
大量的研究证明 , MSCs在再生医学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 , 未来可被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疾病 , 如脊髓损伤、肝损伤、肾损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截至目前 , 干细胞领域全国共有133个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通过备案
截至2021年11月国内临床研究备案项目汇总!干细胞备案项目增至111个!
【已有133家干细胞临床机构通过备案,已备案项目中涉及哪些疾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不同疾病的研究进展
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损伤:hUCMSCs可减少CD8+T细胞数量 , 进而减少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同时可以抑制肝内已经活化的巨噬细胞向抗炎型M2细胞转化 , 并阻止肝内的炎症级联反应 。
2005年 , 德国学者首次将干细胞用于肝病治疗 , 证实干细胞可以促进肝脏再生 。 近年来 ,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探索研究 。
2014年 ,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发布了我国第1个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专家共识 。
2016年Bi等证实 , 移植进小鼠内的hUCMSCs可以通过降低miR-199的表达来降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生成 , 进而阻止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聚集 , 从而起到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肝纤维化和修复肝损伤的作用 。
2021年 ,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学组颁布《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专家共识(2021)》 。
为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我国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对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进行论证 , 更新共识 , 以期对今后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
另外 , 在Li等的研究中 , hUCMSCs已显示出对糖尿病和肝病(如肝硬化和暴发性肝衰竭) 的治疗潜力 , 在临床研究中进行hUCMSCs输注可显著改善高糖血症 , 并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酸酯 ,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 从而为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患者带来治疗的希望 。
肝病(肝硬化、肝炎、肝衰竭)临床备案项目研究情况
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损伤: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中常见的肾相关疾病 , 急性肾损伤后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肾功能将快速恶化 , 甚至导致功能性肾衰竭 。
Andrade等报道称 , 体外培养的hUCMSCs移植可有效改善急性肾损伤 。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hUCMSCs体内定向分化成肾小管上皮细胞 , 替代已经受损或坏死的肾组织细胞 , 并改善肾受损程度和减轻受损部位的炎症反应 。
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损伤:hUCMSCs近年来由于其具有多能性、低免疫原 性和可重建皮肤组织结构等特点而被认为是皮肤损伤的潜在治疗来源 。
hUCMSCs移植到皮肤损伤部位后 , 一方面可通过定向分化成表皮样细胞 , 促进皮肤角质上皮再生及血管生成 , 使受损皮肤逐渐愈合;另一方面hUCMSCs可通过调节Wnt4信号通路 , 促进β-连环蛋白核转运 , 增强表皮细胞的增殖能力 , 并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来抑制表皮细胞凋亡使损伤皮肤 。
推荐阅读
- 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应用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 欧洲此国破产已有12年,为何民众至今富得流油?三点原因是关键
- 问天舱装了1.5吨燃料!天宫已有电推,为何还要那么多化学燃料?
- 干细胞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具有的意义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干细胞一周资讯(07.16-07.22)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 突然成了密接?济宁已有人中招,千万警惕!
- 【抗衰】干细胞与端粒、端粒酶、衰老、长寿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 在人类登月之前,已有地球生物到过月球?科学家:有真实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