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星堆还早2000年,也许这里才是“古蜀之源”?


比三星堆还早2000年,也许这里才是“古蜀之源”?


文章图片


比三星堆还早2000年,也许这里才是“古蜀之源”?


文章图片


比三星堆还早2000年,也许这里才是“古蜀之源”?


文章图片



近期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营盘山遗址文物保护规划项目组”一行前往四川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 进行文物保护规划前期调研 , 由此正式开启营盘山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 未来该遗址还将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营盘山遗址距今约5300年至4600年 , 地处四川茂县县城凤仪镇附近 , 海拔1600米 , 高出岷江河谷约160米 , 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 。
自2000年起 , 营盘山遗址曾经历5次考古发掘 , 共清理出6座房屋基址、9座人祭坑等遗迹 , 出土数千件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遗物 , 其中以彩陶等陶质雕塑艺术品最为突出 。
【比三星堆还早2000年,也许这里才是“古蜀之源”?】
2005年 , 营盘山遗址入围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2006年 , 营盘山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不懂就问 , 营盘山遗址为什么这么重要?
或许它能告诉你:古蜀人到底来自哪里?
目前 , 成都平原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为距今4500年的宝墩文化 , 比“火出圈”的三星堆遗址还早个1500年 , 所以这就是“古蜀之源”吗?还不是 , 专家认为:古蜀文明或许来自距今5000年前、岷江上游以茂县营盘山为代表的川西高原新石器时代遗址 。
2016年10月17日 , “古蜀之源——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文化的来源及路径”学术研讨会上 , 专家组认为“营盘山遗址是成都平原史前文明的重要来源之一 , 乃‘古蜀之源’” 。 会上 , 专家通过对比营盘山遗址和宝墩遗址出土文物 , 从陶器沿口、纹饰以及石斧等生产工具中看到相似之处和传承之脉络 。
但是否是“古蜀之源” , 还待进一步考古学研究 。

最重要的不仅是学术研究 , 营盘山还提供了一份5000年前的川人食谱
茂县营盘山遗址经过多年的动物、植物考古工作 , 共清理出3551件动物骨骼遗存、7992粒炭化植物种子和300余块水果核残块 , 形成一份来自古蜀时代的诱人食谱 。
主食来源:小米(粟)、黄米(黍)和黑麦

肉食来源:黄牛、猪、水鹿等 。 (据悉 , 猪肉已实现“基本自由”)
PS:营盘山遗址较少发现狗类骨骼 , 或许5000年前狗子就是四川人的最佳伴侣!

水果加餐:桃子、梅子、杏子 。
饮料供应:沙棘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