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解谜后将引起自然科学界地动山摇,人文类专家不必煞费苦心( 二 )


所以整个过程必须完全静下心来 , 甚至要做到如修炼佛那样的心境:心无旁贷!
人文社科方面的论文相对自然科学 , 无论形式或内容要简单和轻松得多 。
3.目前笔者由于公司事务及其他事务需要处理 , 实在还无法完全安静下来 , 所以需要处理完后才有精力和时间 。
综合起来:并不是能够破解三星堆就能很快撰写出论文 , 然后就能很快发表!
【三星堆解谜后将引起自然科学界地动山摇,人文类专家不必煞费苦心】除了撰写论文需要复杂、漫长的过程 , 然后学术期刊审稿到发表也需要几个月 。
笔者目前在公众平台发表的文章 , 只是一些零碎的观点 , 也并未触及核心 , 而不像论文那样系统和深入 。
三、三星堆最为诡异让人不解之处还在于此!
三星堆那些看似奇奇怪怪的器物其实一点不神秘 , 更不诡异 。 人们有这些看法 , 只是没有理解到三星堆的真正企图是什么?一旦破解后 , 神秘感瞬间就消失 。
外行看热闹 , 内行看行道 。 三星堆最为诡异之处还在于:三星堆为何没有四足鼎?
让人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四足鼎的重要性及真正用途 。
笔者去年3月份才进入此领域时 , 只是从表面理解以为四足鼎是熬制甘蔗糖或蒸煮蚕茧 , 或者作为甘蔗酒的发酵池 。 随着后来的深入研究 , 结合世界各地遗存的一些遗址:金字塔、玛雅文明等 , 才知道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
四足鼎最初肯定是作为纯粹的祭祀礼器诞生的(究竟做什么用 , 以后论文会有深入分析) , 而且也是比较重要的礼器 , 难怪会上升到国家祭祀的重要级别 , 到后来演变为象征社稷 。
三足的严格地称呼应该是尊 , 而不是鼎 。 但后来也被人们称为“鼎” 。 三足尊最初是作为盛装和蒸煮东西所用 , 到后来也跟随四足鼎被用作了祭祀礼器 , 但也要从形式上进行区分 。
三足的尊中有种较为特殊形式的器物:人们称为甗(如下图) 。

这种造型的器物最初肯定是作为礼器而非实用物 , 它的祭祀核心与“鼎”完全一致 , 并且在形式上加入了一些内容 , 甚至加入了人头骨 。
以前对出土的这类器物深感不解 , 最初以为是人的头骨偶然被滚入 。 但后来又接二连三出土装有头骨的 , 这样就确认了最初的猜测:用于烹食 。 后来还分析出:其中一个出土的青铜甗中放入的是一颗少的女头骨 。
在商朝早已经进入了人类文明时期远离了人吃人的蛮野时代 , 这种行为让人感到血腥 。
笔者现在通过各种分析得出:这种解读存在严重的错误!甗其实与四足鼎一样是一种纯粹的祭祀礼器 , 是从四足鼎的内涵延伸出来 , 容器里面的头骨不是活人的 , 是找的死去的人的头骨 , 作为特殊的祭祀(论文会分析这种行为) 。
这也纠正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误解!
四、由“鼎”可以推测三星堆90%概率是商朝首都
1.支撑依据是C14的测年数据
三星堆的测年为公元前的商代晚期 , 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 , 这个时期正好处于商朝 。
2.假如三星堆是古代蜀国
第一 , 从出土的器物所需要的财力、人力、材料及来自的众多区域 , 古代蜀国有此实力?
第二 , C14的测年结论:三星堆遗址已经在商代晚期 , 距今已经不远 , 为何没有留存详细的史料记载存在有如此实力的蜀国?
3.为何古代蜀国没有如此重要的“四足鼎”?
从祭祀器物可以得出:三星堆是相当开放 , 并且交往、交流的区域也很大 , 器物的特征显示包含了全国很多区域 。 特别是无论祭祀核心的本质或表面显露出的特征都与中原紧密相连 , 为何中原文化中如此重要的“四足鼎” , 三星堆却没有?

4.一种假设及推演
假如二里头是夏都 。
夏朝被推翻后 , 三星堆是商朝首都(首建或搬迁) , 目前被认为是商都的殷墟应该是周都(首建或搬迁) 。
再来分析为何二里头、殷墟有“四足鼎” , 三星堆却没有?
理由:周朝是对夏朝的恢复 , 周朝开国皇帝周文王“姓姬名昌” 。 重点在于此 , 姓“姬” 。 很多传说还有支离破碎的信史记载:夏朝由大禹建立 。 而大禹是黄帝的后代无疑 , 很多传说或信史都记载:黄帝是姬姓 。
商朝是由外姓的人推翻夏朝后所建立 , 自然不愿意传承象征“夏”的祭祀核心的“四足鼎”!
而到了周文王推翻了“商朝”再次延续“夏”!因为周文王姓“姬” , 应该是“夏”朝黄帝的后代 , 所以恢复了象征“夏”的祭祀核心的“四足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