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一单网约车,一半收入被平台抽走?交通运输部出手了


跑一单网约车,一半收入被平台抽走?交通运输部出手了


文章图片


跑一单网约车,一半收入被平台抽走?交通运输部出手了


文章图片


跑一单网约车,一半收入被平台抽走?交通运输部出手了



7 月 28 日据央视新闻报道 ,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 , 目前网约车各主要平台公司的抽成比例上限在 18~30% 之间 。
各主要平台公司均已通过应用、APP 等形式向社会主动公开了计价工作 , 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抽成比例 , 并按照要求 , 设计了包括乘客支付总金额 , 驾驶员劳动报酬 , 抽成比例和抽成比例的计算公式等信息在内的界面 。
王绣春也介绍称 , 部分平台公司还创新形式 , 在驾驶员端上线 \" 司机收入报告 \" 功能 , 使司机更详细了解收入情况 。 通过司机恳谈会、线下宣讲等形式 , 向司机讲解 \" 阳光行动 \" 抽成展示界面 , 让更多的司机了解 \" 阳光行动 \" 和反馈使用体验 。
回顾来看 , 在网约车市场中 , 平台高额抽成、定价不透明、司机收入不断减少等问题近年来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 也与广大网约车司机、用户息息相关 。

\" 乘客付款 154 元 , 司机收款 95 元 , 抽成 59 元 , 抽成比例近 40% 。 \" 这是去年 5 月新华社在报道中列举的数据 , 将乘客打车越来越贵、司机挣钱越来越难的问题矛头 , 直指网约车平台抽成过高 。
新华社在文章中指出 , 一些网约车平台利用相对垄断的地位从司机和乘客身上攫取高额利润 , 平台抽成超过 20% , 有时甚至高达 50% 。
这也意味着网约车司机跑一单的收入 , 可能有一半要 \" 上交 \" 给平台 , 不少司机吐槽说这样的收入甚至覆盖不了油费 。
彼时滴滴方面曾率先作出回应 , 称确实存在一部分司机收入占比较低的订单 , 如顺路单等 。 其中抽成高于 30% 的订单在总订单中的占比为 2.7% , 属于少数存在的极端情况 。
滴滴也坦言 , 极少数高抽成订单确实给司机群体造成了困扰 , 但 \" 滴滴平台抽成都高于 30%\" 则属于外界的误解 。

按照滴滴的解释 , 司机的实际收入由司机分成(基础车费)和司机补贴(奖励、其他等)两个方面组成 。
【跑一单网约车,一半收入被平台抽走?交通运输部出手了】司机分成部分包括每笔订单的基础收入、其他收入(乘客支付的动态调价、调度费、感谢费、春节服务费等全额给司机 , 平台支付的空驶补偿等) 。
司机补贴则包含平台发放冲单奖、早晚高峰奖、节日补贴等(司机当天补贴一般是第二天统一到账) 。
因此滴滴方面认为 , \" 抽成高 \" 问题普遍是源于错误的计算公式所致 。 也就是说 , 司机的真正收入应该将司机分成与司机补贴整合后来计算 , 部分情况下还需要刨除乘客补贴的部分 。
滴滴总结称 , 这样的计算方式下 , 司机的收入占比将维持在 80% 左右 , 相应的平台抽成比例也普遍保持在 20% 以内 。
大半个月后 , 滴滴网约车公司 CEO 孙枢发表公开信称 , 2020 年 30% 以上抽成订单占全年总订单的 2.7% , 不过这个数字在当时已经下降到了 0.03% , 后续会让这个数字继续下降直至完全杜绝 。

孙枢还表示 , 未来一旦再出现高抽成情况 , 滴滴会主动把超出部分全额退还 。 接单奖励、平台规则和口碑值也存在不少问题 , 不够清晰透明 , 这些也都会系统反思、加紧改进 。
虽然滴滴表现出了较为诚恳的整改态度 , 但似乎并未形成行业性的带动效应 。 T3、如祺、曹操出行等多个后续梯队的网约车平台 , 无一例外均因抽成比例过高或计费规则复杂等问题引发过司机群体的不满和投诉 。
从实际情况来看 , 后续关于网约车平台抽成过高、随意定价、补贴减少、强制派单等方面的吐槽声依旧不减 , 相关问题也一直为交通运输部持续重点关注 。
例如 2021 年 9 月 , 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对 11 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 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 立即整改不合规行为 , 如 \" 不得利用资本恶性竞争、无序扩张 \"\" 要规范定价行为 , 降低抽成比例 \" 等 。

彼时交通运输部明确表示 , 将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 , 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 , 设定抽成比例上限 。
再例如本文开头提及的确立 18%~30% 抽成比例上限 , 也是交通运输部在今年 2 月开展的 \" 阳光行动 \" 阶段性成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