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于美国和欧洲之间 , 我们始终把握的一个政策底线是:积极研发、慎重产业化 , 绝对保障安全 。 让公众有知情权(是不是转基因产品)、选择权(吃不吃)、建议权(如何管理) 。 实质做法上 , 比欧洲人开放一点 , 比美国人保守一点 。 目前只有个别的转基因技术获批了 , 比如棉花、树木、番木瓜等 , 大部分直接食用的还没有批 。 现在大宗作物转基因应用最多的就是转基因棉花 , 此前美国最多的时候占据我国93%的棉花市场 , 现在97%的转基因棉花市场被我国夺回 , 已经把美国挤出去了 。 从这方面能够看出转基因作物的作用 。
《中国经济周刊》:从专家的角度分析 , 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吗?
王宏广:转基因安全问题是全球范围广泛争论的问题 , 科学界、产业界与公众有不同的看法或观点 。 从科学原理看 , 转基因是存在安全风险的 , 所以转基因产品上市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 。 从实践看 , 我国已经批准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 国家都经过了科学、严格的安全评价 。 过去发表的关于转基因不安全的文章、论点 , 事后证明都是证据不足 。 也就是说 , 到目前为止 , 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是不安全的 , 但不排除更长久的时间会出现安全问题 。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向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事实和数据 。 那些研究转基因技术的专家们辛苦了一辈子 , 一直不批 , 他们的研究就没有办法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作贡献 , 所以有的专家意见也很大 , 但是有关管理部门从全局的角度考虑 , 还是慎重审批 , 主要是怕老百姓担心不安全 。 分别从专家、管理部门和公众的角度看 , 大家的顾虑、考虑都是对的 。
《中国经济周刊》:最近由于世界粮食安全出现问题 , 我国的转基因是否有发展空间?
王宏广:在最近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 , 大家也确实感觉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压力相比从前增大了 , 最近有专家建议政府考虑转基因政策能否稍微放宽一点 , 再多批一点产品 , 毕竟我国的专家研究了那么多年 , 如果一直不批 , 成果一直转化不了 , 这也是个问题 。 目前粮食安全的状态是 , 中国不用转基因食品 , 也能保证让大家吃饱 。 问题是万一市场上粮食紧张了 , 吃饱、吃得安全的目标如何同时保障 , 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 , 当然前提是保障绝对安全 。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经常从超市看到的转基因大豆油等食用油 , 来源哪里?
王宏广:过去我国大豆的自给率是100% , 现在大概86%的大豆是进口的 , 而进口大豆的84%来自巴西和美国 , 巴西和美国的大豆百分之百都是转基因 。 也因如此 , 一些专家疑惑为什么我国能够从国外进口转基因的大豆 , 自己就不能种植转基因大豆?现在我们进口大豆主要是用大豆油 , 榨完油之后的豆饼做饲料 , 但都是转基因 。 豆饼让牲畜吃了 , 人吃的各种肉和畜产品 , 实际上里边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 多年的事实证明是安全的 。
基因编辑技术将使种子安全系数大幅度提高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的基因编辑技术 , 目前进展如何?
王宏广:基因编辑技术是指不加入外源基因 , 而是在现有的基因上进行一些调节 , 就能够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 基因编辑技术相当于小孩玩积木一样 , 能够创作出世界上没有的生物 , 而且已经创造出了一些新的物种 。
通俗点说 , 基因编辑用的生物工具 , 就相当于一把剪刀 。 原来的两把剪刀都是美国人的专利 , 我们使用就得交专利费 。 现在我国专家已经研发出属于我们的工具 , 基因编辑技术就像上世纪70年代初的杂交育种技术 , 已经比较成熟 , 这样就有可能绕过公众不放心的转基因技术 , 让基因编辑技术直接用于农作物育种 , 并能够领先走在世界前面 。
《中国经济周刊》:基因编辑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王宏广: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展示了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 这就好比把马铃薯跟西红柿进行基因编辑 , 马铃薯是长在地下 , 西红柿是长在地上 , 把这两个东西融合以后 , 会形成一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 。 基因编辑技术一旦突破 , 将对我国整个种业有一个大幅度提升 , 我国的种子安全系数也会大幅度提高 。 期望大家早日看到基因编辑的品种 , 吃到基因编辑的产品 , 并没有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担忧 。 始终尊重公众的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建议权 , 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 相信科学家的努力 , 会让百姓吃得更好、更安全 。
推荐阅读
- 国际空间站充满了细菌!为什么清除不了呢?宇航员对此困扰不已
- 比稀土还金贵!新疆发现毒性强烈的奇特金属,能够用来制造火箭
- 下半年生存指南—进化能力(二),打破桎梏思维!
- 必须赴美调查!权威专家:病毒可能来自美国生物实验室
- 现货型CAR-T疗法的危机:Cas9基因编辑后,T细胞繁现染色体异常
- 来了,来了,星际研旅真的来了
- 警告人类别惹外星人?霍金的6个可怕预言,其中3个正在上演
- 陈根:CRISPR-Cas9技术,可有效治疗罕见血液病
- 乙肝在研新药PBGENE-HBV,cccDNA抑制剂,尚无同靶点进临床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