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由谷歌公司出资进行的核反应设施 , 日前成功地使其内部温度超过1.35亿华氏度 , 是太阳内部温度(约2千7百万度)的好几倍 。
这是通过核聚变反应获取能量研究领域的项目之一 。 两个原子核融合成一个新原子核的过程会释放大量能量 。 太阳内部就是通过这个过程产生大量能量 。 科学家在设计各种核聚变反应设备 , 创造条件促成这样的反应 , 并捕获其释放的巨大能量 。
可是这个过程所要求的条件很高 , 反应设备内部需要达到太阳内部那样的高温 , 而且要控制这样高能的反应很不容易 。 比如常听说的托卡马克(Tokamak)核聚变炉 , 用强磁场把高温核材料控制在一个甜圈圈形状的设备里面进行反应 。
成立于1998年的TAE Technologies由谷歌等公司共同投资 , 研发商业核能 。 Norman是他们最新的项目 , 尝试把氢气用高温加热使它们成为等离子态后 , 触发聚合反应 。 等离子的高温足够触发聚合反应 , 另一方面 , 等离子处于带电荷的状态 , 所以受控于磁场 。
Norman反应设施把两道等离子态氢气注入一个中央反应室 , 在磁场的控制下促使它们发生核聚变反应 。 TAE公司称他们所用的技术很有优势 , 因为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氢硼(hydrogen-boron)的核燃料 , 这有助于延长反应炉的使用寿命 。
这个反应设施很大 , 有80英尺长、22英尺高 , 重达27吨 。 它运转所需的峰值功率达到750兆瓦 。 TAE公司称它相当于一个电厂的规模 。
在得到2.5亿美元的投资后 , TAE宣布了这个里程碑的成果 。 公司称他们一共已经确定了12亿美元的投资 , 即将开始下一代反应炉——Copernicus的研发 。
【核聚变研发新进展:反应堆温度超出太阳核心】TAE总裁米歇尔·宾德鲍尔(Michl Binderbauer)在新闻稿中说:“我们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和他们的兴趣所在 , 推动着重要的技术进展 , 对我们在十年内实现商业化核聚变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
推荐阅读
- 官方公开发表的UFO报告,揭示了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 这种神奇的树,每年分泌50千克“汽油”,不加工就能供汽车使用
- 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和人类还能存活多长时间?
- 哪些科学技术一旦取得突破,人类文明就将会突飞猛进?
- 如果人类成功掌握了核聚变,电费就会持续下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 恒星最后会都会变成“铁”?宇宙中比铁重的元素又是哪来的?
- 顾盼时间若浪
- 用一桶跟太阳一样重的水,能把太阳浇灭吗?
- 62.5万亿美元一克!昂贵的反物质,为什么被誉为终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