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慧苑坑的地盘很大 。
那究竟有多大呢 , 很多茶客完全没概念 。
这么说吧 , 当你买票进入景区后 , 坐景区大巴到水帘洞入口停车 。
此时 , 往左手边走去 , 第一站来到的章堂涧已经属于慧苑坑的领地 。
章堂涧是一条溪水名 , 也是一处小山场 , 种有不少水仙、肉桂 。
发源自水帘洞的章堂涧 , 水汽丰沛 , 水流量大 , 几乎穿越了慧苑坑的半径 , 汇入流香涧 。
然而 , 这仅仅是开始 。
《2》
穿过章堂涧 , 第二站来到的地方是天车架 , 也称古崖居 。
此时 , 抬头望去 , 上方岩壁有几处失修的栈道 。
看到这一幕 , 相信很多游客会倒吸一口冷空气 。
呀 , 这么陡的地方 , 古人干嘛要住在上面?
如此行路难 , 该怎么上去啊 , 单靠系绳攀岩岂不是很危险?
据武夷山胡歌的介绍 , 当年是为了避土匪 , 先民们才躲到上面去避祸的 。
当然 , 用不着攀岩上去 。 当地熟悉小路的人 , 能找到秘道前往 。
往事简单说完 , 回到现实 。
古崖居这片小山场 , 优势也很明显 。 左边是高峻的风化岩 , 右边是潺潺清溪 , 小气候湿润又清凉 , 属于明显的“落坑”地形 。
《3》
再往前 , 穿过一处断石窄桥 , 能看到一个亭子 。
至于亭子的名字 , 麻花暂且记不清 , 但这不是重点 。
重点是接下来的第三站 , 能来到我们熟悉的鹰嘴岩 。
鹰嘴岩 , 顾名思义 , 它是一块巨大的山岩 。
只不过因为造型类似老鹰的嘴巴 , 取名为鹰嘴岩 。
远看 , 鹰嘴岩就是一块大岩石 , 光溜溜的 , 上面种不了茶 。
但在鹰嘴岩底部 , 以及四周若干范围内 , 种有不少茶树 。
其中 , 以高丛水仙、老丛水仙较为出名 。
因地势相对开阔 , 光照条件充足不说 , 旁边还有溪流提供水汽滋养 。
喝鹰嘴岩的茶 , 总感觉像是坑涧茶与岩上茶的综合体 。
汤感呢 , 照例很稠很滑的 。
但又与坑涧茶有别 , 它的花香、木质丛香等一系列芳香气息会更加鲜明!
站在岩骨花香漫游道(即游客走的主路) , 远看鹰嘴岩时 , 低头近看 , 大家会发现惊喜!
那就是 , 底下的溪流很清 , 清可见底 , 有很多小鱼在游 。
这样的一幕 , 对在城市里住惯的人来说 , 会很新奇 。
但按照武夷山胡歌的凡尔赛说法 , 像他们这样从小在山里跑着长大的土著民来说 , 这算不了什么 , 他小时候过暑假 , 还会经常跑到水帘洞会摸鱼抓小虾加餐呢 。
这样的暑假生活 , 不知大家是否羡慕哇?
《4》
再往前走 , 前方一处明显标记物很特别 。
那是一株百年的古松树 , 挂有吊牌的 , 有专门单位负责保护 。 (图中只能拍到古松的挂牌 , 因为实在太高了)
抬头看 , 哪怕抬到脖子发酸 , 依旧看不见松树的树顶 , 老高老高了 。
如果没记错 , 这个文保级别的古松面前 , 能看到不少芭蕉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