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泛生论?伟大的结构组织设计假说?人类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 )



DNA里面储藏着海量的信息 , DNA结构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信息库 , 戈登说:“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 , 在研究这些DNA之前 , 有必要先了解DNA是如何产生的 。 ”
戈登的话 , 马上就被最主流最传统的学者们鄙视了 , 他们觉得戈登问了一个最愚蠢的问题 , 大家都是科学界的老BABY了 , 难道还不知道DNA是怎么产生的?
当然是进化来的啊!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就是这么说的吗!

主流学者的普遍认知是 , 人就是从氨基酸一步一步靠着各种不可思议的巧合 , 最后变成了人 。

戈登摇了摇头 , 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个数据 , 是他在2013年和巴尔的摩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沙罗夫一起做的一个推算 , 如下图 。

这个推算指的是 , 如果从一个DNA分子的基本构成单位‘核苷酸’开始进化 , 那么要进化出人类的全部基因组46条DNA分子 , 需要97亿年 , 而现在公认的地球年龄也就45亿年左右 , 太阳系的年龄是45.4亿年 。
这个问题就出来了 , 基因的历史都有九十几亿年了 , 难道说在还不存在太阳系以及不存在地球的情况下 , 生命就已经开始进化了?

于是戈登的怀疑催生出了第二种理论 , 叫做‘泛生论’ , 这个理论认为DNA最初不是从地球来的 , 而是从宇宙中来的 。
简单的说 , 在地球诞生之初 , 宇宙中就有携带DNA的生命存在了 。

这些生命可能是微生物 , 比如细菌 。 有些彗星或者陨石上可能就存在细菌 , 当地球形成以后 , 被彗星陨石一撞 , 一些幸存的细菌或者DNA就留存在了地球的表面上 。
然后在漫长的岁月中 , 这些细菌和DNA慢慢的适应了地球的生活 , 之后就像《进化论》假设的那样 , 从DNA变成细菌 , 再从细菌一步步靠着不可思议的巧合变成了人 。

咱们这先不说后面的这一串进化 , 咱们就先说原始的细菌和DNA能不能在早期地球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
各位不要以为细菌是怎么都拍不死的小强 , 其实细菌对生存条件要求很高的 。 它需要合适的宿主 , 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 要不然很快就死翘翘了 。

而至于DNA就更加脆弱了 , 只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很快就玩完 , 更别说像baby时期的地球 , 环境极其的恶劣 , 那个温度、湿度以及大气环境都不具备细菌和DNA能够生存几百万或上千万年的可能性 。

再退一万步说 , 即使DNA能够存活下来 ,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 就是DNA和成熟的生命形态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
就拿最不起眼的单细胞细菌来讲 , 细胞最外面有细胞膜 , 细胞膜上面有鞭毛 , 鞭毛是让细菌得以运动的器官 。

然后细胞里面有各种大分子 , 比如DNA蛋白和RNA等等 。 如果把单细胞细菌比作一座城市 , 那么DNA就只是这座城市的建筑蓝图 , 你要造出这座城市 , 当然不能光有蓝图 , 还需要各种建筑材料 , 有人工机械 , 还得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

这还只是说单细胞细菌 , 要拿单细胞细菌和人体比 , 复杂程度就如同拿一粒沙和一个宇宙比一样 。
所以发现了DNA的克里本人都觉得用《进化论》来解释DNA的起源非常的牵强 。 他在发现DNA的20年之后还写了另外一篇文章 , 这篇文章和他当初得诺贝尔奖的文章一样引起了学界的轰动 。
他说人类的DNA实在是过于复杂了 , 简直就像一个宇宙一样复杂 , 是不可能在45亿年当中就进化出来的 。

那DNA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在苦恼当中 , 第三种假说诞生了 , 叫做‘伟大的结构组织设计假说’ 。
那么这种假说到底说的是什么呢?它和我国的《易经》又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本期的内容很多 , 因篇幅所限 , 所以只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展现出来 , 还请各位感兴趣的看官点击作者头像进入主页继续阅览 。
非常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览 , 希望你会喜欢这篇文章的内容 , 请务必动动手指给笔者点个关注 , 笔者一定会更加努力写出精彩文章分享给各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