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见到毒蛇不可怕,见到毒蛇出洞就不妙了”,有何解释?


老人说“见到毒蛇不可怕,见到毒蛇出洞就不妙了”,有何解释?


文章图片


老人说“见到毒蛇不可怕,见到毒蛇出洞就不妙了”,有何解释?


文章图片


老人说“见到毒蛇不可怕,见到毒蛇出洞就不妙了”,有何解释?


文章图片


老人说“见到毒蛇不可怕,见到毒蛇出洞就不妙了”,有何解释?


文章图片


老人说“见到毒蛇不可怕,见到毒蛇出洞就不妙了”,有何解释?


文章图片


俗话说“蛤蟆上街蛇出洞 , 兔子打墙灾祸生” , 意思就是说遇到蛤蟆上街 , 蛇出洞 , 兔子打墙(洞)会大事不妙 。 许多俗语是勤劳的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得来的 , 是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 那么 , 遇到毒蛇出洞为何会大事不妙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

蛇洞
蛇出洞大多数的蛇是穴居动物 , 但是与其他穴居动物不同的是蛇并不会挖洞 , 毕竟它们既没有尖利的爪子(穿山甲) , 也没有适合挖掘的鼻子(野猪) , 那么 , 蛇洞是怎么来的呢?
通常蛇洞的来源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天然的一些洞穴 , 通常是因为水冲或者是植物死亡(倾倒或者根部腐烂)产生的 , 当然 , 蛇洞不一定很小 , 因为有一些天然的山洞里会盘踞着许多蛇类 , 而且这种洞穴往往是蛇的天堂 , 因为总是会有啮齿类动物进来觅食 , 而且还有悬挂在洞顶的蝙蝠 , 所以 , 它们几乎不需要出去捕猎就能吃得饱饱的 。

第二就是“鸠占鹊巢”了 。 蛇没有脚 , 身体细长 , 这种体型非常的适合钻洞 , 而在蛇类的食谱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啮齿类动物 , 比如田鼠 , 因此 , 许多蛇会钻入田鼠等啮齿类动物的洞里 , 将它们吃掉 , 然后将洞占为己有 。

蛇出洞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 因为蛇要捕猎的话 , 除了在一些大的山洞里可以守株待兔外 , 其他的都需要主动出击 , 而且蛇还是一种变温动物 , 它们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 , 当在洞中体温过低时 , 它们就需要爬出来晒晒太阳恢复一下体温了 。
笔者小时候比较的调皮 , 曾经跟几个小伙伴去山上打过蛇 , 而且一般都是中午去 , 在一些向阳的坡面上总是能够发现几条蛇盘踞在那里 , 并且我也曾不止一次的看到过蛇从洞里出来 。 既然 , 蛇出洞是自然现象 , 为何会有“看到蛇出洞不妙的说法”呢?

看到毒蛇出洞有什么不妙?在我国有许多的老话和俗语 , 这些都是勤劳的人们通过经验得来的 , 属于经验之谈 , 因此 , 大多数的老话是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 所以我们不妨从一些极端的情况来看一下看到毒蛇出洞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首先是危险性 。 大多数人会对蛇感到本能的恐惧 , 这其实就是因为毒蛇的缘故 , 因为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 , 曾经居无定所 , 像其他动物一样去觅食 , 这是就会增加与蛇相遇的机会 , 而一旦被毒蛇咬伤 , 在原始人阶段 , 基本上就是死亡了 , 但是大多数人对毒蛇和无毒蛇又无法区分 , 所以在人的基因中就有了对所有蛇都恐惧的基因 , 这种恐惧会让人远离蛇 , 从而避免被咬伤 。

而人一旦看到了毒蛇出洞 , 极有可能是进入了“蛇窝” , 这一点猎奇君是有发言权的 , 记得当时去山上打蛇 , 在一个向阳的坡上我看到过十几条蛇盘踞在一起 , 远远的我粗略的数了一下 , 上面至少有几十个蛇洞 , 不过 , 笔者老家没有毒蛇 , 所以看到它们只是头皮发麻 , 倒没有直接吓跑 。
但是如果是毒蛇呢?情况显然就不一样了 , 十几条毒蛇出洞很快就能锁定我们的位置 , 可能会对我们构成威胁 , 而且即使它们每发现我们 , 也保不准附近的草丛里就隐藏着几条蛇对我们虎视眈眈 。

因此 , 看到毒蛇出洞 , 可能是进入了毒蛇们聚集的地方 , 毕竟毒蛇在哪里安家就代表附近的猎物密度不错 , 适合蛇类生存 , 所以不止是一条蛇 , 遇到这种情况 , 还是尽快的远离比较好 , 毕竟即使出洞毒蛇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 也不敢保证附近的草丛里有没有 , 这是不妙的原因之一 。

其次是自然灾害相关 。 许多老人会根据蛇、蛤蟆等动物的异常行为判断自然灾害的发生 , 而我们开头说到的“蛤蟆上街蛇出洞 , 兔子打墙灾祸生”其实就是说大白天遇到成群的蛤蟆、群蛇出洞以及兔子在墙上打洞就可能发生地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