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禁区:10个“我是谁”之后的我是谁?


人类禁区:10个“我是谁”之后的我是谁?


文章图片


人类禁区:10个“我是谁”之后的我是谁?


文章图片


“人是不能够不断追问我是谁的 。 ”
记得以前小时候看过一个恐怖故事 , 说是晚上12点的时候 , 不能对着镜子说“我是谁?”否则 , 就有可能被拉入到镜中的世界 。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 , 晚上是不敢去看镜子的 。 现在想来 , 虽然可笑于自己那时的天真 , 但也不无道理 。
人类禁区这个系列 , 当我下笔的时候 , 我就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 为了讲这些隐秘公诸于众 , 我自身早已千疮百孔 。 精神上的损伤和意识上的破碎 , 是一种不可逆的疮口 。 尤其是以个人的意识去作为开路先锋 , 去探索人类的不可触碰的禁忌之时 , 更是危机四伏 , 险境重生 。
每一个催眠师 , 都应当是偏执且自我的 。 催眠的实质就是一个暗示的过程 , 在暗示别人的同时 , 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被暗示 。 受暗示性并非只要思想顽固就可以无视 。 很多人以为 , 面对催眠 , 只要想着“我不听我不听” , 或者“我不会催眠”就可以避免被暗示 。 实际上 , 一个高明的催眠师 , 可以在任何时间点植入暗示 , 且借力打力 。 越是对抗催眠师的暗示 , 越容易被扯入暗示 。 两个强力互相拉扯 , 则必有一强一弱 。 而这个拉扯的过程中 , 受催眠者反而是在消耗的一方 。

图片来源网络:催眠?
同理 。 在面对人类禁区之时 , 我们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对碰的 。 就如同我们绝对不可能怀疑我们的怀疑一样 。 这已经近乎是一个死结 。 我们只能够相信这一切的反馈都是真实而合理的 , 不容置疑的 。 唯有如此 , 我们的存在才得以被确立 。 这里就如同太极拳的拳理一样 , 以弱胜强 , 四两拨千斤 。
我们借着我们的认知 , 逐渐开拓这个世界 , 以我们未曾质疑过的母语体系 , 来在我们心中搭建起我们的世界 。 在我的世界中 , 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可以被我的主观意识所诠释 , 大部分是复合社会现状以及人类共性的 , 而一小部分则是“我认为这样很合理”的事物 。 譬如 , 一个恋物癖的人 , 不会感觉自己喜欢某个物品甚至超越了人 , 这件事有任何的问题 。
我们以一种开放 , 包容但是坚定的姿态 , 来到人类的禁区领域, 我们要做的 , 并不是用强力去打破 , 或者探索 。 在这个地方 , 任何一点点思维偏差 , 都会将我们拉入到精神的混乱之中 。 更严重一点 , 则是 , 我们会彻底疯掉 。 尽管理论上来说 , 大他者体系维系得很好的人不会得癫狂 。
当我们把想象力的触角深入到我们自己身上时 , 我们能看到的 , 却并非是一个整体 。 就好比此时此刻 , 连续问自己十个我是谁 。 一般人会从名字 , 性别 , 地域 , 职业 , 学历 , 国籍 , 性格等方面依次回答 。 有些比较机灵的 , 第一个答案就是“我是人” 。 随后 , 随着问题的不断增加 , 我们回答的压力也在增加 。

图片来源网络:超现实主义画作
10个“我是谁”之后 , 我们再问出“我是谁”时 , 就开始陷入到身份认同的泥沼之中 。 我们所回答的“我是谁” , 几乎都是以一个外在属性在不断定位的过程 。 如 , 人 , 男人 , 年轻人 , 中国人 , 心理师等等这些 , 都是一个“身份” 。 然而 , 这些身份都是需要建立在一个秩序之上 , 且被公认的 。
在路上碰见一个人 , 他说自己是“长生不老的秦始皇” , 我们大概率是不会相信 , 且不可能是给他打钱的 。 但是具有夸大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 会将自己夸张描述的事物当做是自己的 。 有的患者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是首长的亲戚 , 且家住高级别墅 。 但实际上 , 他压根连首长是谁都不知道 。 他所说的这个“身份”也是不被社会共识所接纳的 。

图片来源网络:网络热梗“我秦始皇 , 打钱”
人 , 不可以拷问自己的内在 , 不可以追问自己的本源 。 这是不被允许的 , 任何反思和探索 , 止步于思想 。 当我们反思到自己的思想问题之时 , 就可以停下来了 。 因为 , 如果继续反思下去 , 就需要解离我们自身 。 即 , 我们需要以不是我们的身份来研究我们自己的身份 。
每个人 , 都是一团 。 这一团里面包裹着各种各样的子元素 。 这些子元素就是每个人的身份 。 我们认识一个人时 , 并非是认识他的某一个点 , 而是认识他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 , 笼统的概念 。 我们也无法单独地把一个人的身份拎出来去感知它 。 除非 , 是在精神分析中 , 出于某种治疗需要 , 分析师才会引导患者去觉察身份认知 。 一般情况下 , 我们不会 , 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属性撕裂开来去理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