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卷尾猴:进行社交仪式的物种,有女性朋友的猴,寿命会更长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中美洲 , 热带森林中生活的白脸卷尾猴似乎找到了长寿秘诀 。
白脸卷尾猴(Cebus imitator)是种深受人们喜欢的可爱猴子 , 它们聪明乖巧 , 可以完美地和人类生活在一起 , 甚至能被训练成残疾人的生活助手 。
高度智能作为高度智能的猴子 , 它们经常出现在荧幕上 , 比如 , 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中出镜的“不死”小猴子 。
在野外 , 白脸卷尾猴对在生活的把控中显示出游刃有余 。 它以使用工具而闻名 , 包括明显是使用草药的行为——在身体患处摩擦植物 , 甚至还会将工具用作武器 。
聪明才智让它们能生活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森林中 , 吃很多不同类型的食物 , 包括水果、其他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 。
白脸卷尾猴生活在超过20只的社交群体中 , 包括雄性和雌性 。 这些群居的猴子是相当长寿的 , 已知记录最大年龄超过54岁 。
社交【白脸卷尾猴:进行社交仪式的物种,有女性朋友的猴,寿命会更长久】我们人类 , 总是假设社交互动会为自身带来一些好处 , 但很难衡量、量化社交真实的作用和意义 。
大热天的 , 为什么约、要出门?为什么我们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上投入这么多?
现在 , 一项从1990年开始直至今日的针对白脸卷尾猴的研究 , 把社交的意义量化了:它会延长寿命 , 会带来更多的繁殖成功 。
作为灵长类的一员 , 白脸卷尾猴具有高度复杂的社会结构 , 行为可以互相影响并传递给他人 。 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 , 研究团队记录了近千只猴子的日常生活 , 试图得出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自身关系、文化和其他行为的结论 。
结论:女性关系很重要最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行为生态学》上 , 深入探讨了雌性卷尾猴的社会融合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
根据研究人员数十年的数据 , 追踪了雌猴与其他雌性、雄性以及任何年龄的同伴之间的互动 。
他们的关键发现是——若一只女性卷尾猴能更好地融入其他女性之间的社交圈子 , 她存活时间会更长!
何为融入圈子?猴子之间的互动包括给予和接受梳理、在附近觅食、参与联盟冲突、通过战斗、追逐或发出攻击性声音 , 打斗时站脚助威、龇牙咧嘴等等 , 闺蜜之间总是在相互帮助 。
那么异性之间的关系呢?没有数据证据表明异性关系有任何与生存相关的益处 , 至少在本研究中测量的行为类型方面是如此 。 当然 , 某些成年女性从与一个或几个长期同居的男性伴侣的社交互动中受益的可能性也很大 。
但研究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压倒性的——女性之间的“闺蜜”关系 , 对生存的影响最大 。
向人类一样研究团队还观察到白脸卷尾猴正在进行类似于人类的社交仪式 。
除了暖心相互紧握双手 , 猴子之间有很多奇怪的互动仪式:将手指插入社交伙伴的嘴巴、眼睛、鼻孔或耳朵;撬开对方的嘴或手 , 详细检查里面有什么;嘴对嘴“拔河” , 将一个物体从一张嘴传到另一张嘴;用闺蜜的背部或腹部作为鼓来敲打 , 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有些仪式过程长达30分钟 。
这些明显让对方不舒服的行为在这些动物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白脸卷尾猴用这些仪式用来测试友谊和联盟的质量 , 这在不确定当前关系状况的成对猴子中尤其普遍 。
这些仪式几乎包含了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仪式定义中的所有元素 , 但它们与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 , 它们不是由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同时进行的 , 全是在一对一中追求仪式感 。
写在最后通过仪式 , 猴子闺蜜之间互相考验友谊 。 这样 , 在未来有困境的时候 , 闺蜜之间挺身而出 。 有更牢固的社会关系 , 直接的结果就是寿命延长 , 真是值了 。
推荐阅读
- 巴拿马猴子开始进入石器时代,会进化成新一代人类吗?
- 人类与猿猴有什么不同?
- 湖北105岁老太嫁给表哥,生下三个猴娃,58年苦苦照料后来怎样了
- ?爸爸去世后妈妈改嫁,10岁女孩活成孤儿,爸爸说过带她去看猴子
- 会被鸟吃的猴子?世界上最小的猴子即将灭绝
- 猴面包树寿命可达5000年,能吃能喝又能住,引进中国后却大变样?
- 突然发现80年前灭绝的僧面猴,引来人们不安:霍金预言是真的?
- 女子买8.8元一箱的猕猴桃,一箱15个收货变19个,退货被要求承担运费!
- 峨眉山频繁上演“人猴大战”,猴王被击毙,为何猴子会攻击游客?
- 知了猴生活在地下为什么没被蚂蚁吃掉?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