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禁区:制造另一个自己( 二 )
如果 , 我们不想要这个“我”呢?
这就是人类的禁区 , 制造自己 。 天然的“我”的形成都是无意识的 , 随性的 , 自然而来的 。 即使是父母或者老师的引导 , 那也是他者对于我们的影响 , 并且我们也是没有去有意意识的 。 而制造自己 , 却并非如此 。 制造自己的含义就是 , 清醒且有计划地创造出另一个“我” 。 这个“我”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格” 。 也就是 , 在天然的“我”的存在前提下 , 重新生成一个“我”来 。 而这个“我” , 则是我们为了某个目标而去设计的 。
我们模仿某人说话 , 某人生活 , 某人思考 , 目的是为了像某人一样成功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在放弃那个天然形成的 , 也最适配于我们的“我” , 而去制造出一个我们理想中的“我” 。 这个过程按照布莱德曼的说法 , 叫做“与理想化客体认同” 。 我们试图把自己变成自己理想化之后的那个人 。
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过程 , 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将“重写”我们在符号学秩序中的位置 。 而这样的重写 , 意味着推翻掉之前的组成结构 。 而且 , 这样的尝试注定失败 。 因为人类体内只能有一个声音 , 也只能有一种指令系统 。 而在体内硬生生创造出一个“我” , 不但会和天然的“我”争夺资源 , 也会使得原本不证自明 , 自然而然的结构产生裂痕 。
我们的身体里如果有两个声音 , 则我们将陷入到无法左右自己的身体的尴尬境地 。 完全放弃原本的人格无异于自寻短见 , 因为这个人格承载了我们作为一个人生活到今天的所有数据 。 而完全按照新人格生活同样是自寻短见 , 因为我们始终无法如同新人格的目标对象一样拥有同样的经历和遭遇 , 也拥有同样的心路历程 。 我们可以模仿 , 但无法成为 。 而无法成为就意味着另一个“我”不会被取代 。
【人类禁区:制造另一个自己】最终的下场就是 , 我们将堕入到自我认知的混乱之中 。 我们无法相信自己的旧的人格 , 而同时我们也无法适配我们制造的新的人格 。 在身份错乱 , 人格来回切换 , 以及“我”的解离之中 , 我们将坠入到禁区之中 , 坠入癫狂 。
推荐阅读
- 原始人还是外星人?神秘洞穴惊现15万年前“铁管”,制造者是谁?
- “中国制造”?太平洋中的奇异“黄砖路”,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 地球变得更热了,留给人类改变气候的时间不多了,能够成功吗?
- 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或许还有其他高级文明的存在。
- 一个神奇的物种,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学家:人类正在见证进化!
- 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圆鼻巨蜥,东南亚竟泛滥到在街边和人类“打架”
- 人类历史上第一块采用了“磁悬浮”的方式
- 《三体》中人类为什么对月球失去了兴趣?
- 陆地最为凶猛的毒蛇,传见人不但不跑,还会主动攻击人类
- 除了人类,蚂蚁是最成功的生物,它们是怎么攻占整个地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