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孩比遗传多长高十厘米,只因餐桌上的一个好习惯,值得借鉴


日本小孩比遗传多长高十厘米,只因餐桌上的一个好习惯,值得借鉴


文章图片


日本小孩比遗传多长高十厘米,只因餐桌上的一个好习惯,值得借鉴


文章图片


日本小孩比遗传多长高十厘米,只因餐桌上的一个好习惯,值得借鉴


文章图片


日本小孩比遗传多长高十厘米,只因餐桌上的一个好习惯,值得借鉴


文章图片


家有孩子 , 父母都希望他们能拥有大长腿高个子 , 但除了通过后天营养助力之外 , 孩子的身高主要受遗传影响 。

由此 , 不同的人群之间有着明显的身高差异 , 例如 , 欧洲人普遍身形高大 , 而亚洲人则相对矮小 , 其中 , 日本尤为显著 。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 , 图文均无关
半世纪以来日本人已悄悄长高10余厘米
自古以来 , 日本人常被贴上矮的标签 , 以致在以前 , 人们提及日本 , 都会在前面加一个“小”字 , 因为在半个世纪以前 , 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仅为160cm 。
不过 , 半个世纪过去了 , 日本人虽没有完全摆脱矮的标签 , 但是国人平均身高已经悄悄增长了10余厘米 , 可以说是显著提升 。

众所周知 , 孩子的身高“7分天注定 , 3分靠打拼” , 但明显日本人在身高的遗传上并不占据优势 , 他们又是如何在半世纪内实现悄悄拔高的呢?
据专家揭露 , 日本人长高的秘诀其实在餐桌上 。
他们知道自己的遗传劣势 , 于是在日常饮食上下足了手笔 , 要求孩子每天都坚持喝牛奶 , 膳食多吃富含锌、碘等营养物质的海产品 。
一代代人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 使得这个民族仅用50年的时间 , 就实现了身高增长10cm的夙愿 。

但是 , 我国近些年来身高增长现状却有些堪忧 , 并未达到预期 。
据2017年 , 我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美国迪巧联合发布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超50%的宝宝目前未达到遗传身高 , 而有约80%的宝宝卫生身高无法达到父母的预期 。
调查人员同时指出 , 饮食习惯不佳 , 是造成当前国人身高未达标的主要原因 。
而与正悄悄长高的日本人相比 , 饮食习惯主要存在两个差异:

其一 , 国人主食多以面食为主 , 如马铃薯、地瓜等 , 而日本多以海产品为主 , 营养结构逊色不少 。
其二 , 日本人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要求孩子喝牛奶 , 而我国“每天一杯奶”营养计划直至2012年才开始大范围推广 , 相比晚了不止50年 。
而专家在经过细致研究后发现 , 日本人平均身高的增加 , 主要举措是注重孩子长高的核心营养素供给 , 如蛋白质、锌、铁、钙(排名不分先后)等 。
像在日本餐桌上 , 肉类、鸡蛋、牛奶、牡蛎、海鲜等都是常见的食物 , 而它们则是上述核心营养素的隐藏大户 。

由此可见 , 日本人的“营养计划方案”确实行之有效 , 值得我们借鉴 。 但是 , 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 , 多吃不一定长高 , 很可能让孩子在肥胖的路上越走越远 。 所以 , 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 , 父母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饮奶
孩子长身高 , 钙质的摄入是关键 。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 我国2-3岁儿童膳食钙摄入量为每天600毫克 , 4-5岁为800毫克 , 但目前普遍实际摄入量都低于指导量 。
而专家建议 , 奶和奶制品中所含的钙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 , 是儿童最佳的来源 。

首先 , 5岁以下的儿童每日需饮奶300-400毫升 , 5岁以上的儿童每日需饮奶400-500毫升 , 且需要避免摄入乳饮料等“假牛奶” , 最好是喝纯牛奶 , 或者舒化奶、酸奶 。
其次 , 还可以多吃富含钙质的豆制品、海产品、干果等食物 。
再者 , 当宝宝厌奶 , 或者饮食不均的时候 ,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直接补充钙剂 , 并多晒太阳 , 获取维生素D , 促进钙质吸收 。
2、饮食均衡
除了钙质之外 , 蛋白质、锌、铁等物质也是儿童长身高的核心营养素 , 日常也需注重补充 。
蛋白质:首选更易吸收的动物蛋白 , 1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吃50克肉、1个鸡蛋、饮用400毫升奶 , 就基本可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 。

铁:建议可以多吃动物肝脏、红肉(牛肉、羊肉等)、鱼类、豆类等 , 不仅铁含量丰富 , 且吸收率高 。
锌:严重缺乏易阻碍骨骼细胞的生长、生长激素的分泌 , 建议可以多给孩子吃海产品(生蚝、牡蛎等) , 瘦肉、鸡蛋、鱼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