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伙子一把斧头救了85条人命,他却因此痛苦了27年( 二 )


父亲告诉他 , 要不去一趟客运公司吧 , 问问啥情况 。 这要是刚开始那几天 , 他毫不犹豫就会去问问 , 但是现在 , 被村里人质疑和嘲笑 , 宋凤河变得胆怯了 。 那个年代 , 流行“做好事不留名” , 哪有自己上门要感谢信的道理?再说了 , 专门跑去黑龙江一趟 , 万一要不来感谢信 , 那不更丢人了?
宋凤河想来想去 , 决定不去了 。 村里人指指点点 , 甚至家人都开始有些怀疑 , 宋凤河憋了一肚子委屈 , 经常泪流满面 。 之后 , 他就常常出门做木工 , 回来之后也尽量躲着村里人 。 只要有人看到他 , 就会嘲笑说 , 是不是又去救人了 , 这次有感谢信了吧!
1992年6月 , 宋凤河的父亲弥留之际 , 还在想着这件事 , 他害怕儿子真的撒了谎 。 父亲去世后 , 宋凤河更痛苦了 , 明明做了一件大好事 , 为什么“不得好报”呢?
宋凤河一直生活在痛苦中 , 他的命运也更加坎坷 。
八九十年代买大白菜
好人不一定有好运 , 宋凤河没有想到 , 厄运会接二连三地找上他 。 1997年1月 , 农历小年的第二天 , 他驾驶农用三轮车拉白菜到辉南县城去卖 。 卖菜要赶早市 , 宋凤河半夜就出发了 , 车上满满的白菜 , 他只能小心翼翼地行驶 。
没想到 , 走到半路 , 前方忽然出现一辆大卡车 , 闪着刺眼的灯光飞驰而来 。 宋凤河被闪得看不清路 , 赶紧把车开到路边躲避 。 结果 , 他的农用车翻下了十多米的大沟 , 那辆大卡车则直接离开了 。
农用车摔坏了 , 宋凤河右臂肱骨粉碎性骨折 。 深更半夜又是荒郊野外 , 宋凤河忍着剧痛 , 爬上公路 , 一瘸一拐地走到天亮 , 才终于来到县城 , 到县医院紧急处理了伤口 。 因为伤势重 , 他又住进了吉林的一家医院 。
过年后 , 宋凤河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输液 , 大儿子宋斌来了 。 宋斌在吉林一所专科学校读书 , 刚刚开学没几天 , 学校让交学费 , 要2400元 。 但是 , 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 , 看病又花了不少钱 , 妻子手中现在只有2300元钱了 。
宋凤河二话不说 , 立刻办理了出院手续 , 不治了 。 主治医生对他说 , 如果现在停止治疗 , 很有可能会得骨髓炎 , 那就麻烦了 。 但是 , 宋凤河还是毫不犹豫地出院了 。 后来 , 宋凤河外出卖菜 , 又一次遭遇车祸 , 再次摔断了右臂 , 丧失了劳动能力 。
2002年 , 宋凤河病情恶化 。
病痛让宋凤河只能躺在炕上
他的双腿开始疼痛难忍 , 这是股骨头坏死的先兆 。 多年前救人时摔坏了腰部 , 现在也开始疼起来 。 很快 , 宋凤河就难以行走 , 甚至连下床都很困难 。
家里种了几亩地的大白菜 , 但是宋凤河不能干活 , 妻子一人又忙不过来 , 眼睁睁地看着烂在了地里 。 家里现在穷困潦倒 , 还欠着几万元的外债 , 宋凤河的日子越来越苦 。 妻子为了多干些活 , 经常早上做了饭留在电饭煲里 , 让宋凤河简单吃一些 , 自己下午干完活再回来做饭 。
有一天傍晚 , 妻子干完活回来 , 问丈夫吃午饭了没 , 宋凤河笑着说:“还没吃 。 ”妻子赶紧问:“饭不是在旁边的电饭锅里吗?”宋凤河嘿嘿笑了笑 , 说:“我 , 我够不着……”此时的宋凤河 , 连挪动一下都很困难了 。 妻子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 人这辈子咋就这么苦呢?
2005年初 , 宋凤河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 他要写信求证 , 想办法证明自己曾经的救人举动 , 还自己一个清白 。 宋凤河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 , 用左手托着右手腕 , 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 用了整整一天时间 , 写了一封6页纸的长信 。 在信中 , 他描述了当年救人的经过 , 希望能得到证明 。 之后 , 他让妻子把信分别寄给了齐齐哈尔公路客运公司和碾子山客运公司 。
宋凤河把信复印了12份 , 又寄给了省内的多家媒体 。 很快 , 就有两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 , 有一家媒体还在文章结尾呼吁:“您是否就是当年事故中的乘客?您是否记得有人冒死救过您?您忍心看着救命恩人委屈一生吗?如果您是知情者 , 希望勇敢地站出来为他作证!”
2005年春节后的一天 , 家住内蒙古扎兰屯哈拉苏镇的于柏青 , 无意中翻看报纸 , 发现了一篇题为《我救了八十五条命 , 我没撒谎》的文章 , 这篇文章的内容 , 让他大吃一惊 。 原来 , 自己的妻子戴桂芬和岳母杨秀婷 , 就是当年那辆车上的乘客 , 27年过去了 , 两人还经常念叨这件事呢 。
于是 , 于柏青把报纸读给了岳母听 , 老人家听完之后 , 当即决定要写信 , 给宋凤河当证明人 。 信写好了 , 于柏青还寄去了200元钱表示感谢 。

推荐阅读